成 語 | 同仇敵愾 |
注 音 | ㄊㄨㄥˊ ㄔㄡˊ ㄉㄧˊ ㄎㄞˋ |
漢語拼音 | tóng chóu dí kài |
釋 義 | 「同仇」,一致對抗仇敵。語出《詩經.秦風.無衣》。「敵愾」,抵禦怨恨的人。語本《左傳.文公四年》。「同仇敵愾」指共同抵禦仇敵。 |
典 源 |
-
「同仇」:《詩經.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1>。王于興師,脩我戈矛。與子同仇2>。
〔注解〕
- 同袍:戰袍共同穿用。表示與民同欲。
- 同仇:一起征伐仇敵。表示與民同怨。
-
「敵愾」:《左傳.文公四年》
衛甯武子來聘,公與之宴,為賦〈湛露〉及〈彤弓〉。不辭,又不荅賦。使行人私焉。對曰:「臣以為肄業及之也。昔諸侯朝正於王,王宴樂之,於是乎賦〈湛露〉,則天子當陽,諸侯用命也。諸侯敵王所愾1>而獻其功,王於是乎賜之彤2>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覺報宴3>。今陪臣來繼舊好,君辱貺之,其敢干大禮以自取戾?」
〔注解〕
- 敵王所愾:諸侯們一致抵禦天子痛恨的人。愾,音ㄎㄞˋ,憤恨。
- 彤:赤紅色。
- 以覺報宴:為表彰功勞而以宴樂酬賞。覺,音ㄐㄩㄝˊ,表明。
|
典故說明 | 「同仇敵愾」係由「同仇」及「敵愾」二語組合而成。
「同仇」出自《詩經.秦風.無衣》,內容是說:即使沒有足夠的衣服,仍然可以共穿戰袍,整理武器,一起殺敵。描述了慷慨赴戰的志氣,反映戰士之間的友誼,從穿衣到殺敵,都願意患難與共。
「敵愾」則是出自《左傳.文公四年》,內容敘述甯武子婉轉批評了魯國僭用天子的歌樂。衛國的甯武子到魯國訪問,文公設宴款待,席間文公命樂工們演奏〈湛露〉和〈彤弓〉兩首詩歌。甯武子沒有辭謝,也沒有賦詩應和,按當時的外交禮節而言,是很失禮的。於是文公派管理禮賓事務的官員私下探問原因,甯武子說:「我以為那兩首詩歌是樂工為了練習而演奏的,因為它們是演奏於天子的宴會。以前諸侯在正月時,前往京師向天子朝賀,天子設宴奏樂,此時賦〈湛露〉,就表示諸侯願意共同抵禦天子所痛恨的人,為天子效命。天子因此賜給他們紅色和黑色的弓、箭,以彰顯他們的功勞,並設宴樂酬賞。現在我只是奉命來繼續兩國的友好關係,承蒙君王賜宴,豈敢觸犯大禮而自取罪過呢?」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同仇敵愾」,用來指共同抵禦仇敵。也作「敵愾同仇」。 |
書 證 |
- 《平定金川方略》卷一四:「上諭內閣曰:『朕自御極以來,大臣中第一受恩者,莫如訥親。金川雖云小醜,而老師糜餉,克捷無期。凡在臣子,皆有同仇敵愾之念。』」
- 《平定臺灣紀略》卷五六:「林爽文籍隸漳州,竟至於誘集匪徒,肆行滋亂。究之涵濡德澤、同仇敵愾之義民,所在皆是。」
- 《詩義折中.卷四.伯兮》:「觀〈伯兮〉之詩,一言『為王前驅』則義不旋踵。雖婦人、女子皆有同仇敵愾之心,所謂四國有王,於此見之矣。」
- 《萬壽盛典初集.卷三三.恩賚》:「古未有不恤兵而能制勝禽敵者。……身家之念重,則營伍之恩薄,欲得萬人齊心,同仇敵愾,豈不難歟!」
- 清.趙翼〈閱邸抄賊至利川邑令尹英圖約鄰邑周景福糾集鄉勇截殺數千大獲全勝喜賦〉詩:「勒成部伍如軍令,戰死沙場亦鬼雄。都是國家培養出,同仇敵愾到兒童。」
- 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卷五.訥親》:「凡在臣子,皆有同仇敵愾之念。」
|
用法說明 | 語義說明指共同抵禦仇敵。
使用類別用在「共同抗敵」的表述上。
例句
- 將士們熱血滔滔、同仇敵愾,這場戰爭必勝無疑。
- 如今大敵當前,全國同胞要同仇敵愾,奮戰到底。
- 看到大家如此地同仇敵愾,他邊喊著口號,邊流下淚來。
- 能打贏這場戰爭,是因為全體軍民們同仇敵愾,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
- 知道對方公司如此不講理後,同仁無不同仇敵愾,發誓一定要用業績打垮對方。
|
辨 識 | 反義成語自相殘殺、同室操戈 |
參考詞語 | - 敵愾同仇
ㄉㄧˊ ㄎㄞˋ ㄊㄨㄥˊ ㄔㄡˊ
dí kài tóng chóu
即「同仇敵愾」。見「同仇敵愾」條。
- 《清史稿.卷四二六.李宗羲列傳》:「天下臣民,知皇上有臥薪嘗膽之思,必共振敵愾同仇之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