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螗螂之臂]

螗螂之臂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螗螂之臂(螳臂當車)
注  音ㄊㄤˊ ㄌㄤˊ ㄅㄧˋ
漢語拼音táng láng zhī bì
釋  義義參「螳臂當車」。見「螳臂當車」條。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螳臂當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春秋時代魯國賢人顏闔很有才學,衛靈公聘他為太子的老師,但是太子仗著自己是未來的國君,不理會顏闔的管教,於是顏闔去請教衛國大夫蘧伯玉說:「如果放任太子為所欲為,未來國家就會遭殃,但是如果嚴格管教太子,又怕他懷恨在心,我該怎麼辦才好?」蘧伯玉為顏闔分析利弊,並打了這樣一個比喻:「你知道螳螂嗎?一隻螳螂站在車道中奮舉雙臂,想要阻擋行進中的車子,這是不知自己無法勝任,高估了自身的才能。你要警惕和謹慎啊!想要運用才學把太子教好,和螳螂想要擋下車子,其實是差不多的行為。」後來「螳臂當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自量力。至於「螳臂當車」的「當」字讀音,有ㄉㄤ、ㄉㄤˇ二種說法:若貼緊典故原文「怒其臂以當車轍」句,當理解為「螳螂舉臂立於車行路線中」,「當」讀為ㄉㄤ;今人理解此語,則常將「當」視為「擋」的假借,全句則解為「螳螂舉臂阻擋行車」,「當」讀為ㄉㄤˇ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