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迴山倒海]

迴山倒海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回檢索結果列表
成  語迴山倒海(排山倒海)
注  音ㄏㄨㄟˊ ㄕㄢ ㄉㄠˇ ㄏㄞˇ
漢語拼音huí shān dǎo hǎi
釋  義義參「排山倒海」。見「排山倒海」條。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排山倒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排山倒海」原作「迴山倒海」。袁山松,東晉陳郡陽夏人。少有才名,博學能文,在他寫的《後漢書》中,有一段記載東漢最後一位皇帝獻帝的事蹟。獻帝在位三十一年,起初受制於董卓,後曹操以援救漢室之名討伐董卓。接著曹操迎接獻帝至許昌,從此曹操便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得勢後,漸次削弱諸雄的權力,手握國家大權,他架空獻帝,勢力日漸強大,以「迴山倒海」般的巨大力量,把政權移轉到自己手中。袁山松認為,曹操以仿效堯、舜禪讓的美名,逼獻帝授權,實為竊國,與盜賊無異,毫無仁義可言。後來「排山倒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力量巨大,氣勢壯闊。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