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面紅面赤]

面紅面赤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面紅面赤(面紅耳赤)
注  音ㄇㄧㄢˋ ㄏㄨㄥˊ ㄇㄧㄢˋ ˋ
漢語拼音miàn hóng miàn chì
釋  義義參「面紅耳赤」。見「面紅耳赤」條。
典  源此處所列為「面紅耳赤」之典源,提供參考。
《朱子語類.卷二九.論語.公冶長下》
黃先之問「子文」「文子」二節。曰:「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於頭紅面赤;子文1>卻三仕三已2>,略無喜慍3>有些小所長,便不肯輕以告人,而子文乃盡以舊政告之新尹。此豈是容易底事!其地位亦甚高矣。今人有一毫係累,便脫洒不得,而文子有馬十乘,乃棄之如敝屣然。此亦豈是易事!常人豈能做得?後人因孔子不許他以仁,便以二子之事為未足道,此卻不可。須當思二子所為如此高絕,而聖人不許之以仁者,因如何未足以盡仁。就此處子細看,便見得二子不可易及,而仁之體段實是如何,切不可容易看也。」

〔注解〕

  1. 子文:鬥穀於菟(ㄨ ㄊㄨˊ),鬥為其姓,穀於菟為其名,字子文,春秋時楚國公族,生卒年不詳。楚成王時為令尹,凡二十八年,勤於國政,雖三仕三已,喜怒不形於色,孔子謂之忠。
  2. 三仕三已:三次任職為官,又三次被免職罷官。
  3. 慍:音ㄩㄣˋ,怨恨。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面紅耳赤」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子文為春秋楚國人,在楚成王時任令尹,相當於宰相的地位。在任期間,勤於國政,秉公執法,從不以權謀私,以私害公。二十八年間,曾經三次被免職,又三次復職,但他無論是免職或復位,都不會表現出喜悅或怨恨的樣子,而且每一次辦理移交,一定清清楚楚、鉅細靡遺地交代所有事宜,孔子因而稱讚他是個忠於職守的人。宋代朱熹論及此事,感慨地說道:「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於頭紅面赤。」就是說現在的人為了一些蠅頭小利,就可以爭得滿臉通紅,與子文不慍不火的修養比起來,就顯得差多了。這裡朱子以「頭紅面赤」形容人們為爭奪事物,又急又怒,滿臉通紅的樣子,後來「面紅耳赤」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因緊張、焦急、害羞等而滿臉發紅的樣子。
書  證
  1. 元.王伯成《貶夜郎》第三折:「恰才箇倚翠偎紅,揣與箇論黃數黑,則他行怕行羞,和我也面紅面赤。」
參考詞語面紅耳赤
ㄇㄧㄢˋ ㄏㄨㄥˊ ˇ ˋ
miàn hóng ěr chì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