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非馬非驢]

非馬非驢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非馬非驢(非驢非馬)
注  音ㄈㄟ ㄇㄚˇ ㄈㄟ ㄌㄩˊ
漢語拼音fēi mǎ fēi lǘ
釋  義義參「非驢非馬」。見「非驢非馬」條。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非驢非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據《漢書.卷九六.西域傳下》載:漢朝時西域有個龜茲(ㄑㄧㄡ ㄘˊ)國,國王曾多次來漢朝朝貢,並對漢朝的服飾、禮儀制度非常欣慕。因此,在龜茲國也仿照長安的皇宮建了一座宏大的宮殿。傳呼朝拜、撞鐘擊鼓,一切日常制度,也竭力摹仿漢朝。但西域其他國家看龜茲國王摹仿漢朝,都譏笑說:「像驢又不是驢,像馬又不是馬。倒是像驢和馬雜交生出來的騾子,真是不倫不類!」後來「非驢非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物不倫不類。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