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冷譏熱諷]

冷譏熱諷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回檢索結果列表
成  語冷譏熱諷(冷嘲熱諷)
注  音ㄌㄥˇ ㄐㄧ ㄖㄜˋ ㄈㄥˋ
漢語拼音lěng jī rè fèng
釋  義義參「冷嘲熱諷」。見「冷嘲熱諷」條。
典  源此處所列為「冷嘲熱諷」之典源,提供參考。
清.袁枚《牘外餘言》
昭公1>元年,楚公子圍2>為虢3>之會。其時子圍篡國4>之狀,人人知之,皆有不平之意。故晉大夫七嘴八舌5>,冷譏熱諷,皆由于心之大公也。其時嘿嘿者,惟向戌之老奸、樂王鮒之幸臣耳。君子于此,可以觀人。我不惡樂王鮒,而惡向戌;一真小人,一偽君子也。

〔注解〕

  1. 昭公:魯昭公(?∼西元前510),春秋時魯國國君。
  2. 楚公子圍:即楚靈王(?∼西元前529),名圍,春秋時楚國國君。魯哀公二十八年,弒其君郟(ㄐㄧㄚˊ)敖自立為王。
  3. 虢:音ㄍㄨㄛˊ,春秋國名。魯昭公元年,楚公子圍和向戌等人會於此。
  4. 篡國:以不當手段奪取國家君位。篡,音ㄘㄨㄢˋ
  5. 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雜,議論紛亂的樣子。見「七嘴八舌」。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冷嘲熱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冷嘲熱諷」原作「冷譏熱諷」。春秋時楚國公子圍篡國弒其君郟敖自立為靈王這件事,人盡皆知,並且都覺得氣憤不平。而晉國大夫們也對這件事議論紛紛,言語尖酸、刻薄,帶著嘲笑和諷刺的意味,這是因為他們有顆公平無私的心。「冷嘲熱諷」與「冷譏熱諷」意同,用來形容尖酸、刻薄的嘲笑和諷刺。
書  證
  1. 清.袁枚《牘外餘言》:「故晉大夫七嘴八舌,冷譏熱諷,皆由于心之大公也。」(源)
參考詞語冷嘲熱諷
ㄌㄥˇ ㄔㄠˊ ㄖㄜˋ ㄈㄥˋ
lěng cháo rè fèng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