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try of Education《Dictionary of Chinese Idioms》

:::

Homepage〉Idiom search〉Text〉[顛簸不破]

顛簸不破

Print   Add note
FontSmallMediumLarge Back to search results
Idiom顛簸不破(顛撲不破)
Bopomofoㄉㄧㄢ ㄅㄛˇ ㄅㄨˋ ㄆㄛˋ (變) ㄉㄧㄢ ㄅㄛˇ ㄅㄨˊ ㄆㄛˋ
Pinyindiān bǒ bù pò (變) diān bǒ bú pò
Interpretation義參「顛撲不破」。見「顛撲不破」條。
Allusion source此處所列為「顛撲不破」之典源,提供參考。
  1. 宋.朱熹〈與張欽夫書〉其二(據《朱子文集》卷三○引)
    明道先生曰:「既能體之而樂,則亦不患不能守。」須如此而言,方是顛撲不破,絕滲漏1>、無病敗耳。高明之意,大抵在於施為運用處求之,正禪家所謂石火電光底消息也,而於優游涵泳之功似未甚留意。

    〔Annotation〕

    1. 滲漏:喻指文字、語言的破綻。
  2. 《朱子語類.卷五.性理.性情心意等名義》
    伊川「性即理也」,橫渠「心統性情」二句,顛撲不破!
Allusion description此處所列為「顛撲不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朱熹(西元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南宋婺源人。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也是南宋閩學的創始人。一生著述繁富,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詩集傳》和《四書章句集注》,成為後來歷朝學子必讀的教科書。其學說源自北宋的程顥、程頤,故後人常以「程朱學派」稱之。典源摘自朱熹寫給張欽夫的書信,內容提到關於心性方面的修養工夫:若要導正心性,則必須循著致知、誠意的次序,從中下功夫,才能達到「心無時不虛」的境界;如果可以一直在這方面努力,就可以常存此心,如此則動靜如一,不偏於任何一處。程顥也曾經說過:如果可以從身體力行中體會並且得到樂趣,到達此一境界後,就不必害怕無法把持心性。朱熹贊同程顥所言,認為要能如此下功夫,才是真正不會被推翻,沒有任何破綻、缺點的真理。典源又見《朱子語類.卷五.性理.性情心意等名義》。內容則是表述伊川先生(程頤)主張的「性即理也」以及橫渠先生(張載)所主張的「心統性情」二句理論深遠,是永遠不會被推翻的至理名言。其中也用到「顛撲不破」一語。後來「顛撲不破」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比喻理論真確,永遠不能被改易或推翻。
Proof of documented content
  1. 《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這科名一路,兩句千古顛簸不破的話,叫作『窗下休言命,場中莫論文』。」
Ref. words顛撲不破
ㄉㄧㄢ ㄆㄨ ㄅㄨˋ ㄆㄛˋ (變) ㄉㄧㄢ ㄆㄨ ㄅㄨˊ ㄆㄛˋ
diān pū bù pò (變) diān pū bú pò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