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try of Education《Dictionary of Chinese Idioms》

:::

Homepage〉Idiom search〉Text〉[坐以待斃]

坐以待斃

Print   Add note
FontSmallMediumLarge
Idiom坐以待斃
Bopomofoㄗㄨㄛˋ ˇ ㄉㄞˋ ㄅㄧˋ
Pinyinzuò yǐ dài bì
Interpretation坐著等死。比喻面臨危難,不採取積極的應變措施,只坐等敗亡。
#語本《管子.參患》。
△「束手就擒
Allusion source#《管子.參患》1>
得眾而不得其心,則與獨行者同實;兵不完利,與無操者同實;甲不堅密,與俴者同實。弩不可以及遠,與短兵同實;射而不能中,與無矢者同實;中而不能入,與無鏃者同實。將徒人,與俴者同實;短兵2>待遠矢,與坐而待死者同實。故凡兵有大論,必先論其器,論其士,論其將,論其主。故曰:器濫惡不利者,以其士予人也;士不可用者,以其將予人也;將不知兵者,以其主予人也;主不積務於兵者,以其國予人也。

〔Annotation〕

  1. 典故或見於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
  2. 短兵:與長兵相對而言的較短兵器。

〔Ref. material〕

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據《諸葛亮集.文集.卷一》引)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彊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
Allusion description管仲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主張國富兵強的理論,在政治、經濟、軍事等許多領域都有卓著的建樹。《管子.參患》一篇強調了軍隊建設與修明政治、發展經濟應緊密結合。本文主要在說明:擁有廣大的軍隊,卻不得軍心,和自己一個人單獨作戰是沒有什麼不同的;兵器不完備鋒利,就和沒有任何武器是一樣的;鎧甲不堅固細密,就和不穿鎧甲的人是一樣的。同理可證,用較短的兵器,去迎擊從遠方射來的箭,就等於是「坐以待死」(坐著等死),因此要在戰爭中贏得勝利,就必須講求兵器的銳利、將士的素質,以及主帥領導的方法。後來「坐以待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面臨危難,不採取積極的應變措施,只坐等敗亡。
Proof of documented content
  1. 《金史.卷一一四.白華列傳》:「歸德城雖堅,久而食盡,坐以待斃,決不可往。」
  2. 《水滸傳》第一○八回:「楊志、孫安、卞祥與一千軍士,馬罷人困,都於樹林下坐以待斃。」
  3. 《說唐演義》第一五回:「相公還須打點主意,決不可束手無策,坐以待斃。」
  4. 《隋唐演義》第六回:「但如今世界止憑才貌,不足以勘平禍亂,如遇患難,此輩咬文嚼字之人,只好坐以待斃,何足為用?」
  5. 《鏡花緣》第四○回:「太后因貧寒老媼,肩不能擔,手不能提;既無六親之靠,又乏薪水之資;每逢飢寒,坐以待斃,情實堪傷。」
Instructions

Semantic description

比喻面臨危難,不採取積極的應變措施,只坐等敗亡。

Usage category

用在「自我放棄」的表述上。

Example

  1. 敵人侵略我國,我們當然要奮起抵抗,豈能坐以待斃
  2. 縱然被敵人包圍,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必須設法突圍。
  3. 不管如何,我們要先設法度過眼前的難關,怎可坐以待斃
  4. 他面對這樣大的危機,卻不設法解決,難道想坐以待斃
  5. 甲板都快斷裂了,如果現在還不棄船逃生,就只好坐以待斃
  6. 事情都如此急迫了,還不趕緊想辦法解決,難道坐以待斃不成?
  7. 現在我軍已經彈盡援絕,如果不能馬上突圍,就只能坐以待斃了。
  8. 雖然處境艱險,但大家這種坐以待斃的態度未免過於消極,總要先盡人事而後才待天命吧?
Identification

Ambiguous idiom

引頸受戮束手待斃束手就擒

Antisense idiom

困獸猶鬥垂死掙扎負嵎頑抗

Dialectical

斃,音ㄅ|ˋ。死的意思。雖通作「弊」,但今已不用。

「坐以待斃」及「束手就擒」都有面臨危難不去解決的意思。
「坐以待斃」側重於不採取任何措施,任憑災禍發生;「束手就擒」側重於不加抵抗,甘願認輸。
坐以待斃束手就擒Example
事情都如此急迫了,不加緊想辦法解決,我們難道要∼不成?
歹徒一見警察到來,立即丟下槍,∼。

Ref. words
  1. 坐待焚滅
    ㄗㄨㄛˋ ㄉㄞˋ ㄈㄣˊ ㄇㄧㄝˋ
    zuò dài fén miè
    猶「坐以待斃」。見「坐以待斃」條。

    1. 《三國志.卷五二.吳書.張顧諸葛步傳.張昭》裴松之.注:「習鑿齒曰:『……昭為人臣,不度權得道,匡其後失,……及追忿不用,歸罪於君,閉戶拒命,坐待焚滅,豈不悖哉!』」

  2. 坐而待弊
    ㄗㄨㄛˋ ˊ ㄉㄞˋ ㄅㄧˋ
    zuò ér dài bì
    弊,通「斃」。「坐而待弊」猶「坐以待斃」。見「坐以待斃」條。

    1. 《新五代史.卷二.唐臣傳.任圜》:「其如拒守經年,傷吾大將,一朝困竭,方布款誠,以此計之,子亦難免。然坐而待弊,曷若伏而俟命?」

  3. 坐而待斃
    ㄗㄨㄛˋ ˊ ㄉㄞˋ ㄅㄧˋ
    zuò ér dài bì
    猶「坐以待斃」。見「坐以待斃」條。

    1. 《資治通鑒.卷二八八.後漢紀三.隱帝乾祐二年》:「今國家三道用兵,俱未有功,若以此時翻然改圖,朝廷必喜,自可不失富貴。孰與坐而待斃乎!」
    2. 《三國演義》第六七回:「今若不出,坐而待斃矣。某守城,主公當親與決一死戰。」

  4. 坐而待死
    ㄗㄨㄛˋ ˊ ㄉㄞˋ ˇ
    zuò ér dài sǐ
    猶「坐以待斃」。見「坐以待斃」條。

    1. 《管子.參患》:「射而不能中,與無矢者同實;中而不能入,與無鏃者同實。……短兵待遠矢,與坐而待死者同實。」(源)

  5. 安坐待斃
    ㄗㄨㄛˋ ㄉㄞˋ ㄅㄧˋ
    ān zuò dài bì
    猶「坐以待斃」。見「坐以待斃」條。

    1. 明.李贄《焚書.卷二.復鄧鼎石》:「惟是世人無才無術,或有才術矣,又恐利害及身,百般趨避,故亦遂因循不理,安坐待斃。」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