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耳紅面赤]

耳紅面赤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耳紅面赤(面紅耳赤)
注  音ˇ ㄏㄨㄥˊ ㄇㄧㄢˋ ˋ
漢語拼音ěr hóng miàn chì
釋  義義參「面紅耳赤」。見「面紅耳赤」條。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面紅耳赤」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子文為春秋楚國人,在楚成王時任令尹,相當於宰相的地位。在任期間,勤於國政,秉公執法,從不以權謀私,以私害公。二十八年間,曾經三次被免職,又三次復職,但他無論是免職或復位,都不會表現出喜悅或怨恨的樣子,而且每一次辦理移交,一定清清楚楚、鉅細靡遺地交代所有事宜,孔子因而稱讚他是個忠於職守的人。宋代朱熹論及此事,感慨地說道:「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於頭紅面赤。」就是說現在的人為了一些蠅頭小利,就可以爭得滿臉通紅,與子文不慍不火的修養比起來,就顯得差多了。這裡朱子以「頭紅面赤」形容人們為爭奪事物,又急又怒,滿臉通紅的樣子,後來「面紅耳赤」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因緊張、焦急、害羞等而滿臉發紅的樣子。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