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銷患未然]

銷患未然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回檢索結果列表
成  語銷患未然(防患未然)
注  音ㄒㄧㄠ ㄏㄨㄢˋ ㄨㄟˋ ㄖㄢˊ
漢語拼音xiāo huàn wèi rán
釋  義義參「防患未然」。見「防患未然」條。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防患未然」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易經》是古代的卜筮書,相傳由伏羲制卦,文王作繫辭,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經》的內容,最早只是記大自然、氣象、天文等變化,供古代帝王施政參考之用,一般百姓則用為占卜吉凶。直到孔子為《易經》作傳,才賦予它哲理上的意義,成為儒家的重要典籍。它的內容充滿神祕的色彩,理念幽微莫測,由宇宙運行乃至人事生滅,都有極精闢的見解。「既濟」(䷾)是《易經》的第六十三卦,為事情已完成的意思。卦形為〈離卦〉在下,〈坎卦〉在上,〈離〉象徵火,〈坎〉象徵水,所以是火下水上,火性向上,水性向下,取其水火上下相交,各得其用之義。而〈象辭〉的解說為:「水在火之上,是既濟的象徵,事情既已完成,君子體察此現象,就當思考將來可能遇到的禍患,並加以預防。」也就是存不忘亡,既濟不忘未濟之意。後來「防患未然」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趁禍患還未發生之前就加以防備。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