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船求劍
Idiom | 契船求劍(刻舟求劍) |
---|---|
Bopomofo | |
Pinyin | qì chuán qiú jiàn |
Interpretation | 義參「刻舟求劍」。見「刻舟求劍」條。 |
Allusion source | 此處所列為「刻舟求劍」之典源,提供參考。 《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 楚人有涉江1>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2>契3>其舟,曰:「是4>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5>乎? 〔Annotation〕
|
Allusion description | 此處所列為「刻舟求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戰國時,秦國丞相呂不韋在《呂氏春秋》一書中,闡述君王治理國政的道理。他認為君王治國應要符合時宜,不能一味沿襲舊法,因為環境會隨著時間改變。他舉了一個例子:楚國有人渡江時,劍掉到水裡,他便很快地在船身上刻了記號,說:「我的劍就是從這裡掉下去的。」等到船停了,他就從記號處下水找劍。可是船已經走動了,但落水的劍卻不會動,這樣找劍,不是很奇怪嗎?如果用舊法治理國家,而不考慮時空的轉變,就像這個求劍者的行為一樣令人困惑。後來這個典源被濃縮成「刻舟求劍」,用來比喻拘泥固執,不知變通。 |
Proof of documented content |
|
Ref. words | 刻舟求劍 kè zhōu qiú ji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