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參差不一]

參差不一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參差不一(參差不齊)
注  音ㄘㄣ ㄅㄨˋ
漢語拼音cēn cī bù yī
釋  義義參「參差不齊」。見「參差不齊」條。
典  源此處所列為「參差不齊」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揚雄《法言.序》
仲尼1>以來,國君將相,卿士名臣,參差不齊,一㮣諸聖2>,譔〈重黎〉、〈淵騫〉。

〔注解〕

  1. 仲尼: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亦稱為「孔子」。
  2. 一㮣諸聖:完全以聖人之道來衡量。㮣,同「概」。

〔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參差不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參差」是不整齊的樣子。在《詩經.周南.關雎》中,有「參差荇菜」一語,形容荇菜長短不一的樣子。用於人事方面,則可形容品質或才能高低不同。在所引典源漢.揚雄《法言.序》中,更在「參差」後衍以「不齊」二字,加強其義。揚雄是西漢後期的重要文人,口吃不善言談,以文章名世。《法言》一書乃揚雄仿《論語》所作,他在序中提到,自孔子以來,國君、將相、卿士、名臣「參差不齊」,高低優劣相差甚大,應該以聖人之道加以衡量統一。後來「參差不齊」這句成語用來形容雜亂不整齊。
書  證
  1. 《關尹子.四符》:「惟五行之數,參差不一,所以萬物之多,盈天地間猶未已也。」
  2. 清.梁廷柟《曲話》:「明曲齣目多四字,國朝多二字……《玉鏡臺》則或二字,或三四字,參差不一,蓋變例也。」
參考詞語參差不齊
ㄘㄣ ㄅㄨˋ ㄑㄧˊ
cēn cī bù qí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