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動輒見咎]

動輒見咎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回檢索結果列表
成  語動輒見咎(動輒得咎)
注  音ㄉㄨㄥˋ ㄓㄜˊ ㄐㄧㄢˋ ㄐㄧㄡˋ
漢語拼音dòng zhé jiàn jiù
釋  義義參「動輒得咎」。見「動輒得咎」條。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動輒得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韓愈是唐代著名的文人,他精通六經百家,崇尚儒學,排斥佛老,文章自成一家,為後世治古文者所取法。登進士第後,曾任國子博士、監察御史等職,卻因直言敢諫,屢次犯怒被貶,久久不得升遷。韓愈自認才高,不應受此待遇,因此作〈進學解〉一文以抒己憤。該文採問答方式,以國子先生喻己,假托學生之言,抒發自己才高卻不受重用的不滿,卻說自己不過是一介庸才,符合目前的低位閒差,用以自我解嘲。文中的「跋前躓後,動輒得咎」就是學生描述國子先生(韓愈)在官場上的處境艱難,一有舉動就會遭受責罰,進退兩難,而屢遭貶謫。後來「動輒得咎」就被用來形容人處境困難,極易受到責難。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