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量等觀
成 語 | 齊量等觀(等量齊觀) |
---|---|
注 音 | |
漢語拼音 | qí liàng děng guān |
釋 義 | 義參「等量齊觀」。見「等量齊觀」條。 |
典 源 | 此處所列為「等量齊觀」之典源,提供參考。 ※#清.況周頤1>《蕙風詞話.卷三.劉仲尹參涪翁得法》2> 元遺山3>為劉龍山仲尹4>譔5>小傳云:「詩樂府俱有蘊藉6>,參涪翁7>而得法者也。」蒙8>則以謂學涪翁而意境稍變者也。 〔注解〕
〔參考資料〕清.周中孚《鄭堂札記》卷五王弇州之才,十倍李滄溟,當上與北地、信陽鼎立。若李滄溟者,諸體俱少完善,惟七絕差勝,祇堪與謝四溟之五律等量齊觀。 |
典故說明 | 此處所列為「等量齊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等量齊觀」的「等」、「齊」都有等同、相同的意思,所以這句成語就有一齊、同等看待的意思。清代況周頤在《蕙風詞話.卷三.劉仲尹參涪翁得法》中表明,他並不完全贊同元好問說劉仲尹詩學習黃庭堅而得法這個論點,以為只是學涪翁而意境稍變而已。文中就用了這句成語。況周頤認為劉氏雖然是學法於黃庭堅,但兩人詩中的境界則大不相同。好比林木佳勝,黃庭堅的詩能夠鬱蒼聳秀,即便不經意的地方,也像老幹杈枒一樣,沒有一根醜枝。而劉仲尹的詩蒼秀大概可以與黃庭堅相似,但在不經意處的杈枒,則不及庭堅遠甚!這就好像兩人同樣寫景,有一個添加了朦朧明月來增加韻味,補寫了雨露而轉具濕潤的感受。對詞的意境可以稍作改變,但怎麼可以說兩個人的作品不分上下,同等看待呢? |
書 證 |
|
參考詞語 | 等量齊觀 děng liàng qí guā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