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try of Education《Dictionary of Chinese Idioms》

:::

Homepage〉Idiom search〉Text〉[虎威狐假]

虎威狐假

Print   Add note
FontSmallMediumLarge
Idiom虎威狐假(狐假虎威)
Bopomofoㄏㄨˇ ㄨㄟ ㄏㄨˊ ㄐㄧㄚˇ
Pinyinhǔ wēi hú jiǎ
Interpretation義參「狐假虎威」。見「狐假虎威」條。
Allusion source此處所列為「狐假虎威」之典源,提供參考。
#《尹文子》逸文(據《太平御覽.卷四九四.人事部.詭詐》引)
1>求百獸食之,得狐2>。狐曰:「子無食我也,天帝令我長百獸3>,今子食我,是逆4>天帝命也。子以我言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不走5>乎?」虎以為然,故遂與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之畏己而走,以為畏狐也。

〔Annotation〕

  1. 虎:一種形似貓而體形碩大的動物,全身黃褐色,具黑色條紋。性凶猛。獨居,善游泳。於夜間狩獵,以鹿、羊、豬等為食。
  2. 狐:一種形似犬的動物,較犬而小,體瘦,面部較長。吻尖突,耳朵三角形。尾大而長,毛多為赤黃色。性聰明敏感,喜食野鼠、鳥類、家禽等。
  3. 長百獸:為百獸之長,即作百獸之王。長,音ㄓㄤˇ
  4. 逆:違逆,違背。
  5. 走:逃跑。

〔Ref. material〕

另可參考:《戰國策.楚策一》、《春秋後語》(據《太平御覽.卷九○九.獸部二一.狐》引)、漢.劉向《新序.卷二.雜事
Allusion description此處所列為「狐假虎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狐假虎威」最早的典源出自於《尹文子》,後來有多本文獻引及,其中最能表示「狐假虎威」意思的是《戰國策》。《戰國策》所記載的故事是這樣的:戰國時,昭奚恤是楚國有名的大將,威震四方。楚宣王便問群臣:「我聽說北方國家都很怕昭奚恤,是這樣嗎?」群臣都無言以對,只有江一打了個比方說:「老虎專門捕獵各種動物為食,有一天抓到一隻狐狸,狐狸說:『你敢吃我嗎?天帝已命我為百獸之王,你若吃我就是違逆天帝的命令。如果不相信,可以走在我後面,看看其他動物見到我有什麼反應。』於是老虎便半信半疑的跟在狐狸後面,所有動物看到都嚇得逃走。老虎以為牠們真的是怕狐狸,而不知道其實野獸們怕的是牠自己。今天大王您有五千里的領地,有超過百萬的大軍,但統御軍隊的是昭奚恤,所以北方諸國其實怕的不是昭奚恤本人,而是您的軍隊啊!猶如野獸們怕的是老虎,而不是狐狸一樣。」這個「狐假虎威」的故事,後來演變成為一句成語,用來比喻藉著有權者的威勢欺壓他人、作威作福。
Proof of documented content
  1. 北周.庾信〈哀江南賦〉:「或以隼翼鷃披,虎威狐假。霑漬鋒鏑,脂膏原野。」
Ref. words狐假虎威
ㄏㄨˊ ㄐㄧㄚˇ ㄏㄨˇ ㄨㄟ
hú jiǎ hǔ wēi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