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一世
成 語 | 不肯一世(不可一世) |
---|---|
注 音 | |
漢語拼音 | bù kěn yī shì (變) bù kěn yí shì |
釋 義 | 義參「不可一世」。見「不可一世」條。 |
典 源 | 此處所列為「不可一世」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五1> 王荊公2>少年,不可一世士,獨懷刺3>候濂溪4>,三及門而三辭焉。荊公恚5>曰:「吾獨不可自求之六經6>乎!」乃不復見。 〔注解〕
〔參考資料〕宋.黃庭堅〈跋范文正公帖〉(據《豫章先生文集》卷三○引)范文正公書,落筆痛快沈著,極近晉宋人書。往時,蘇才翁筆法妙天下,不肯一世人,惟稱文正公書與〈樂毅論〉同法。 |
典故說明 | 此處所列為「不可一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根據宋代羅大經撰寫的《鶴林玉露》記載,王安石年少時,狂傲自滿,以為無人能及。他曾經帶著名片登門求見理學家周敦頤,結果一連三次都被拒絕在門外。王安石因此滿懷怨恨,不再上門求見。作者羅大經認為,周敦頤想挫王安石的銳氣,沒有什麼不對,但一連拒絕三次是過分了些。假使王安石能跟隨周敦頤學習,矯正偏頗的觀念,就不會有煩苛擾民的新法產生。「不可一世」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來指人驕橫自大,目空一切,以為他人無與倫比。 |
書 證 |
|
參考詞語 | 不可一世 bù kě yī shì (變) bù kě yí s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