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暫勞永逸]

暫勞永逸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暫勞永逸(一勞永逸)
注  音ㄓㄢˋ ㄌㄠˊ ㄩㄥˇ ˋ
漢語拼音zhàn láo yǒng yì
釋  義義參「一勞永逸」。見「一勞永逸」條。
典  源此處所列為「一勞永逸」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揚雄〈諫勿許單于朝疏〉(據《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引)
且夫前世豈樂傾無量之費,役無罪之人,快心於狼望之北哉?以為不壹勞者不久佚1>,不蹔費2>者不永寧,是以忍百萬之師以摧餓虎之喙,運府庫之財填盧山之壑而不悔也。至本始之初,匈奴有桀心,欲掠烏孫,侵公主,乃發五將之師十五萬騎獵其南,而長羅侯以烏孫五萬騎震其西,皆至質而還。時鮮有所獲,徒奮揚威武,明漢兵若雷風耳。雖空行空反,尚誅兩將軍。故北狄不服,中國未得高枕安寢也。

〔注解〕

  1. 佚:通「逸」。
  2. 蹔費:短時間的花費、費心。蹔,音ㄓㄢˋ,同「暫」。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一勞永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漢哀帝建平年間,匈奴首領單于上書,表示願意向漢朝進見、進貢。當時正好哀帝有病在身,有些大臣們就說,以前在宣帝、元帝時,單于進見,國家就發生了變故。皇上陷於兩難,與公卿們研商後,決定不允許匈奴進見。這時,揚雄上書諫言,內容是說:單于上書請求進見,而國家卻不允許,與匈奴之間的仇怨就會從此開始。因而列舉了秦朝以來對於匈奴問題的處理,總是花費了許多心力、財力和物力,才得以解決。並不是前朝樂於花費大量的資源,去和匈奴周旋,而是因為如果不經過一次的勞苦,就無法得到安逸;不花費短暫的財力、物力,就得不到永久的安寧。而匈奴一直是中國歷來最大的問題,前朝一向很重視,所以現在也不應該輕視。既然匈奴願意進見,就不應當拒絕,才能在禍亂發生之前,給予適當的處理,以遏阻邊境戰亂的發生。後來「一勞永逸」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經過一次的勞苦,就能獲得永久的安逸。
書  證
  1. 漢.張衡〈西京賦〉:「高祖創業,繼體承基。暫勞永逸,無為而治。」
  2. 南朝梁.蕭統〈請停吳興等三郡丁役疏〉:「伏聞當發王弁等上東三郡民丁,開漕溝渠,導泄震澤,使吳興一境,無復水災,誠矜恤之至仁,經略之遠旨。暫勞永逸,必獲後利。」
參考詞語一勞永逸
ㄌㄠˊ ㄩㄥˇ ˋ (變) ˋ ㄌㄠˊ ㄩㄥˇ ˋ
yī láo yǒng yì (變) yì láo yǒng yì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