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成騎虎
Idiom | 勢成騎虎(騎虎難下) |
---|---|
Bopomofo | |
Pinyin | shì chéng qí hǔ |
Interpretation | 義參「騎虎難下」。見「騎虎難下」條。 |
Allusion source | 此處所列為「騎虎難下」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宋.何法盛〈晉中興書〉(據《太平御覽.卷四六二.人事部.游說下》引) 蘇峻1>反,溫嶠2>推陶侃3>為盟主,侃欲西歸,嶠說侃曰:「天子幽逼4>,社稷危殆,四海臣子,肝腦塗地5>,嶠等與公致命6>之秋,事若剋濟7>,則臣主同休,如其不然,身雖灰滅8>,足以謝責於先帝。今之事勢,義無旋踵9>,騎虎之勢,可得下乎?公若違眾獨反,眾心必沮。沮眾以敗事,義旗將迴指於公矣。」侃無以對,遂留不去。 〔Annotation〕
〔Ref. material〕另可參考:《晉書.卷六七.溫嶠列傳》 |
Allusion description | 此處所列為「騎虎難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永嘉之亂後,晉室南遷,天下仍不太平,各地均有叛亂。晉成帝時,蘇峻起兵叛亂,進逼京師,情勢十分危急。那時以陶侃為首,聯合溫嶠等人共同討伐叛軍,卻一直無法取勝。陶侃感到勢不可為,想要退兵,溫嶠便說服他,說:「天子受到小人逼迫,社稷動盪不安,正是臣子報效國家的時機。如今的情勢,已經不容我們退縮,就好像騎上了老虎,難以下來啊!」陶侃無法反駁,便留下來繼續領導眾人,終於平定了蘇峻之亂。後來「騎虎難下」這句成語,就從南朝宋.何法盛〈晉中興書〉所記溫嶠言「騎虎之勢,可得下乎」演變而出,比喻事情迫於情勢,無法中止,只好繼續做下去。 |
Proof of documented content |
|
Ref. words | 騎虎難下 qí hǔ nán xi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