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舉目張
成 語 | 綱舉目張 |
---|---|
注 音 | |
漢語拼音 | gāng jǔ mù zhāng |
釋 義 | 綱,網的大繩。目,網的孔眼。「綱舉目張」比喻能執其要領,則細節自能順理而成。#語本《呂氏春秋.離俗覽.用民》。後亦用「綱舉目張」比喻條理分明。 |
典 源 | #《呂氏春秋.離俗覽.用民》1>〔注解〕
〔參考資料〕■《韓非子.外儲說右下》搖木者一一攝其葉,則勞而不遍,左右拊其本,而葉遍搖矣。臨淵而搖木,鳥驚而高,魚恐而下。善張網者,引其綱,不一一攝萬目而後得。一一攝萬目而後得,則是勞而難,引其綱而魚已囊矣。故吏者,民之本綱者也,故聖人治吏不治民。 ■漢.鄭玄〈詩譜序〉(據《詩經.卷首》引) 欲知源流清濁之所處,則循其上下而省之;欲知風化芳臭氣澤之所及,則傍行而觀之。此詩之大綱也。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於力則鮮,於思則寡,其諸君子亦有樂於是與! |
典故說明 | 綱,是網上的大繩。目,則是網的孔眼。只要提起網上的綱繩,這樣無數的網眼都會張開來,因此用來比喻如果能夠抓住事情的關鍵,各個環節都能輕易帶動。《呂氏春秋.離俗覽.用民》中,說明刑罰不如德化禮教,唯有善用後者,才是真正抓住治理人民的要領,也才能「壹引其綱,萬目皆張」,就是「綱舉目張」的意思。後來「綱舉目張」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能執其要領,則細節自能順理而成,後亦用以比喻條理分明。 |
書 證 |
|
用法說明 | 一、語義說明比喻能執其要領,則細節自能順理而成。使用類別用在「掌握要點」的表述上。例句
二、 語義說明比喻條理分明。使用類別用在「整齊清楚」的表述上。例句
|
辨 識 | 近義成語提綱挈領反義成語本末倒置、千頭萬緒、經緯萬端、盤根錯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