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iom | 四通八達 |
Bopomofo | ㄙˋ ㄊㄨㄥ ㄅㄚ ㄉㄚˊ |
Pinyin | sì tōng bā dá |
Interpretation | 四方相通的道路。形容交通便利。#語本《史記.卷九七.酈生陸賈列傳.酈食其》。後亦用「四通八達」指人。亦用於形容對事理明白曉暢、融會貫通。 |
Allusion source | #《史記.卷九七.酈生陸賈列傳.酈食其》1>
沛公至高陽傳舍,使人召酈生。酈生至,入謁,沛公方倨床使兩女子洗足,而見酈生。酈生入,則長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諸侯乎?且欲率諸侯破秦也?」沛公罵曰:「豎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諸侯相率而攻秦,何謂助秦攻諸侯乎?」酈生曰:「必聚徒合義兵誅無道秦,不宜倨見長者。」於是沛公輟洗,起攝衣,延酈生上坐,謝之。酈生因言六國從橫時。沛公喜,賜酈生食,問曰:「計將安出?」酈生曰:「足下起糾合之眾,收散亂之兵,不滿萬人,欲以徑入強秦,此所謂探虎口者也。夫陳留2>,天下之衝3>,四通五達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積粟。臣善其令,請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聽,足下舉兵攻之,臣為內應。」於是遣酈生行,沛公引兵隨之,遂下陳留。號酈食其為廣野君。
〔Annotation〕
- 典故或見於晉.程本《子華子.晏子問黨》。
- 陳留:漢縣名。位於河南省開封市之南,瀕惠濟河南岸。
- 衝:音ㄔㄨㄥ,交通要道。
〔Ref. material〕
晉.程本《子華子.晏子問黨》
且齊之為國也,表海而負嵎,輪廣隈澳,其塗之所出,四通而八達,游士之所湊也。 |
Allusion description | 「四通八達」原作「四通五達」。秦末辯士酈食其(ㄧˋ ㄐㄧ),在高陽謁見沛公劉邦,談論起天下局勢,席中他提出自己的見解說:「夫陳留,天下之衝,四通五達之郊也。」認為秦國不是輕易可以打敗的,不如先占領陳留,因為陳留不僅是暢達無阻的交通要地,並且積存了不少糧食。而他和陳留縣令熟識,可以幫忙游說。後來「四通八達」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交通便利。較早的書證如:晉人程本《子華子.晏子問黨》:「且齊之為國也,表海而負嵎,輪廣隈澳,其塗之所出,四通而八達,游士之所湊也。」此外在《抱朴子.外篇.刺驕》:「聞之漢末,諸無行。自相品藻次第,群驕慢傲,不入道檢者,為都魁雄伯,四通八達。」「四通八達」指晉代光逸、謝鯤、阮放、畢卓、羊曼、桓彝、阮孚、胡毋輔之八人。而《朱子語類.卷一一.學.讀書法下》:「看文字不可落於偏僻,須是周匝。看得四通八達,無些窒礙,方有進益。」「四通八達」一詞的意思則是形容對事理明白曉暢、融會貫通。 |
Proof of documented content |
- 晉.程本《子華子.晏子問黨》:「且齊之為國也,表海而負嵎,輪廣隈澳,其塗之所出,四通而八達,游士之所湊也。」
- 《抱朴子.外篇.刺驕》:「聞之漢末,諸無行。自相品藻次第,群驕慢傲,不入道檢者,為都魁雄伯,四通八達。」
- 《晉書.卷一二七.慕容德載記》:「滑臺四通八達,非帝王之居。且北通大魏,西接強秦,此二國者,未可以高枕而待之。」
- 宋.蘇軾〈論綱梢欠折利害狀〉:「今之京師,古所謂陳留,四通八達之地,非如雍、洛有山河之險足恃也。」
- 《朱子語類.卷一一.學.讀書法下》:「看文字不可落於偏僻,須是周匝。看得四通八達,無些窒礙,方有進益。」
- 《宋史.卷四二一.陳宗禮列傳》:「願四通八達以來正人,毋但旁蹊曲逕類引貪濁。」
- 《醒世姻緣傳》第一九回:「他那院裡同住著一大些人,其餘又燒得四通八達的,沒個背淨去處,這可成了『賴象嗑瓜子,眼飽肚中飢』的勾當!」
- 《清史稿.卷一五一.交通二.輪船》:「若鎮揚、鎮浦、蘇杭、蘇滬、常鎮各航路,四通八達,往往為外人所經營,其公司多不過數萬金,視軌路之動需千百萬者,難易迥殊。」
|
Instructions | 一、Semantic description四方相通的道路。
Usage category用在「到處可通」的表述上。
Example
- 現在一些偏遠地方都還能看到日據時代所遺留下來,地底下四通八達的隧道。
- 要成為繁榮的大城市,擁有四通八達的道路是必要條件。
二、Semantic description形容交通便利。
Usage category用在「交通便利」的表述上。
Example
- 臺北市自從捷運網完成後,就成了一個四通八達的大城市。
- 這裡的交通四通八達,又位居市中心,向來是商家必爭之地。
- 以島嶼型的國家而言,有無四通八達的交通,是影響國家經濟的重要關鍵。
- 香港先天地理位置優越,加上後天的建設,一直是海、陸、空的轉運站,交通四通八達,非常便利。
|
Identification | Ambiguous idiom四會五達、暢通無阻Antisense idiom山重水複、路絕人稀、斷潢絕港 |
Ref. words | - 八達四通
ㄅㄚ ㄉㄚˊ ㄙˋ ㄊㄨㄥ
bā dá sì tōng
即「四通八達」。見「四通八達」條。
- 《虞初新志.卷一七.南遊記》:「洞頂怪石,如古樹倒垂,雲霞橫出,孔穴貫串,八達四通。」
- 四通五達
ㄙˋ ㄊㄨㄥ ㄨˇ ㄉㄚˊ
sì tōng wǔ dá
即「四通八達」。見「四通八達」條。
- 《史記.卷九七.酈生陸賈列傳.酈食其》:「夫陳留,天下之衝,四通五達之郊也。」(源)
- 明.何景明〈七述并序〉:「神都天府之國,四通五達之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