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經地義
Idiom | 天經地義 | |||||||||
---|---|---|---|---|---|---|---|---|---|---|
Bopomofo | ||||||||||
Pinyin | tiān jīng dì yì | |||||||||
Interpretation | 天地間原本如此而不容改變的道理。語本《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理所當然」 | |||||||||
Allusion description | 根據《左傳》記載:魯昭公二十五年的夏天,叔詣和晉國趙鞅、宋國樂大心、衛國北宮喜、鄭國游吉等在黃父會盟,商討安定王室的事情。趙鞅令諸侯的大夫們給周天子輸送糧食,準備好戍守的將士,並說:「明年將要送天子回王城。」子太叔游吉進見趙鞅,趙鞅問他揖讓進退的禮節。子太叔回答:「這是儀,不是禮。」趙鞅再問:「那什麼叫做禮呢?」子太叔回答說:「我曾聽先大夫子產說過:『禮,是上天的規範,大地的準則,人民的行事依據。』天地的規範準則,人民就加以效法。」後來「天經地義」這句成語,就從《左傳》文中「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演變而出,指天地間原本如此而不容改變的道理。 | |||||||||
Instructions | Semantic description天地間原本如此而不容改變的道理。Usage category用在「合情合理」的表述上。Example
| |||||||||
Identification | Ambiguous idiom不移至理、金科玉律、理所當然Dialectical義,音ㄧˋ,合宜。不可寫作「意」。
「天經地義」及「理所當然」都有理應如此的意思。 「天經地義」強調合乎道理,有絕對的正當性,語氣較強烈;「理所當然」強調合乎事理,語氣較和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