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語 | 平心靜氣 |
注 音 | ㄆㄧㄥˊ ㄒㄧㄣ ㄐㄧㄥˋ ㄑㄧˋ |
漢語拼音 | píng xīn jìng qì |
釋 義 | 形容心情平和,態度冷靜。語本《韓詩外傳》卷二。
△「心平氣和」 |
典 源 | 《韓詩外傳》卷二
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巫馬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處,以身親之而單父亦治。巫馬期問於子賤,子賤曰:「我任人,子任力。任人者佚,任力者勞。」人謂子賤1>則君子矣,佚2>四肢,全耳目,平心氣,而百官理,任其數3>而已。巫馬期則不然乎!然事惟勞力,教詔雖治,猶未至也。《詩》曰:「子有衣裳,弗曳弗婁;子有車馬,弗馳弗驅。」
〔注解〕
- 子賤:宓子賤,春秋魯國人,為孔子學生,後接受魯國國君之任命而為魯國大臣。
- 佚:音ㄧˋ,通「逸」,閒散。
- 數:術,方法。
|
典故說明 | 「平心靜氣」原作「平心氣」。心,指心情。氣,可指脾氣,也可借指態度。心情能保持平和,脾氣自然就會控制得當,態度也會冷靜。據《韓詩外傳》卷二載,孔子的高徒宓子賤接受魯國國君的任命,到單父這個地方擔任縣令。在任期間,他很少外出,而且常常悠閒地彈琴自娛,但是卻把單父治理得很好。前任縣令巫馬期見了十分訝異,因為他在任時,為了治理政事,可說每天都是早出晚歸,日以繼夜的工作。巫馬期向宓子賤請教,子賤回答說:「那是因為我能任用人才,你卻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廣任人才,許多人一起分擔工作,自然輕鬆悠閒得多;憑一己之力,工作全集中在一人身上,當然就會很辛苦啊!」後人評論宓子賤的作法,說他是讓自己的身體閒散,但是注意力與心思卻很集中,以平和冷靜的心情和脾氣來處理政務,其下百官自然能隨之條理分明地治事。所以,做事時一昧地埋頭苦幹,事必躬親,不如先做好全盤規畫,集合大家的力量一起完成,也就是像宓子賤「佚四肢,全耳目,平心氣」,如此才是使事情更有效率的方法。後來「平心靜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心情平和,態度冷靜。 |
書 證 |
- 《紅樓夢》第七四回:「太太快別生氣,若被眾人覺察了,保不定老太太不知道。且平心靜氣,暗暗訪察,讒得確實。」
- 《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兄弟辦交涉辦久了,看得多了,總是平心靜氣敷衍他們的。」
- 《清史稿.卷一五四.邦交志二》:「臣惟有平心靜氣,婉與商榷,冀紓目前之急。」
-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如是我聞四》:「遇意外之橫逆,平心靜氣,或有解時。」
|
用法說明 | 語義說明形容心情平和,態度冷靜。
使用類別用在「平靜安詳」的表述上。
例句
- 小明的個性很急躁,很少見他有平心靜氣的時候。
- 只要你能平心靜氣,我們一定能找到解決事情的方法。
- 他平心靜氣地說明事情的來龍去脈,毫無驚慌失措的樣子。
- 只要大家能平心靜氣地商量,總是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 同事間意見不同時,應當平心靜氣地討論,不可意氣用事,製造不和。
- 事情發生得那麼突然,他卻能夠平心靜氣地處理,沒有因此而亂了分寸。
|
辨 識 | 近義成語心平氣和、態度冷靜反義成語大發雷霆、火冒三丈、氣急敗壞、意氣用事、暴跳如雷 |
參考詞語 | - 平心定意
ㄆㄧㄥˊ ㄒㄧㄣ ㄉㄧㄥˋ ㄧˋ
píng xīn dìng yì
猶「平心靜氣」。見「平心靜氣」條。
- 《淮南子.詮言》:「善博者不欲牟,不恐不勝,平心定意,捉得其齊,行由其理,雖不必勝,得籌必多。」
- 平心定氣
ㄆㄧㄥˊ ㄒㄧㄣ ㄉㄧㄥˋ ㄑㄧˋ
píng xīn dìng qì
猶「平心靜氣」。見「平心靜氣」條。
- 宋.朱熹〈答傅子淵書〉其三:「不容作兩種商量,去彼取此也。暇日平心定氣,試一思之。」
- 宋.陸九淵《象山先生.卷三.書.與劉深甫》:「開卷讀書時,整冠肅容,平心定氣。」
- 平心易氣
ㄆㄧㄥˊ ㄒㄧㄣ ㄧˋ ㄑㄧˋ
píng xīn yì qì
猶「平心靜氣」。見「平心靜氣」條。
- 宋.張栻〈答潘端叔書〉:「大抵讀經書,須平心易氣,涵泳其間。」
-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卷一○.丹鉛新錄六》:「凡讀古人文字,務須平心易氣,熟參上下語脈,得其立言本意乃可。」
- 平心氣
ㄆㄧㄥˊ ㄒㄧㄣ ㄑㄧˋ
píng xīn qì
猶「平心靜氣」。見「平心靜氣」條。
- 《韓詩外傳》卷二:「人謂子賤則君子矣,佚四肢,全耳目,平心氣,而百官理,任其數而已。」 (源)
- 息心靜氣
ㄒㄧˊ ㄒㄧㄣ ㄐㄧㄥˋ ㄑㄧˋ
xí xīn jìng qì
猶「平心靜氣」。見「平心靜氣」條。
- 《文明小史》第五四回:「大邊到此,知道文案一席,賽如下了定錢了,便把馬褂脫去,研得墨濃,蘸的筆飽,息心靜氣的寫起來。」
- 清.朱庭珍《筱園詩話》卷二:「學者宜沈潛反覆,息心靜氣,探討於神味意境之間,以求換骨,不可以字句聲調,襲其面目也。」
- 靜氣平心
ㄐㄧㄥˋ ㄑㄧˋ ㄆㄧㄥˊ ㄒㄧㄣ
jìng qì píng xīn
猶「平心靜氣」。見「平心靜氣」條。
- 清.葉矯然《龍性堂詩話續集》:「當北地、濟南風靡之會,而靜氣平心,不爭名,不徇好,能以古人為歸,如二子者,可謂不欺其志也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