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不動聲色]

不動聲色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不動聲色
注  音ㄅㄨˋ ㄉㄨㄥˋ ㄕㄥ ㄙㄜˋ (變) ㄅㄨˊ ㄉㄨㄥˋ ㄕㄥ ㄙㄜˋ
漢語拼音bù dòng shēng sè (變) bú dòng shēng sè
釋  義一聲不響,不流露感情。語本唐.韓愈〈司徒兼侍中中書令許國公贈太尉韓公神道碑銘〉。後用「不動聲色」形容人遇事不張揚的冷靜態度。
典  源唐.韓愈〈司徒兼侍中中書令許國公贈太尉韓公神道碑銘〉(據《全唐文.卷五六二.韓愈》引)
公之為治,嚴不為煩,止除害本,不多教條;與人必信,吏得其職,賦入無所漏失,人安樂之,在所以富。公與人有畛域1>,不為戲狎2>,人得一笑語,重於金帛之賜。其罪殺人,不發聲色。問法何如,不自為輕重,故無敢犯者。

〔注解〕

  1. 畛域:範圍、界限。畛,音ㄓㄣˇ。田間分界的道路,引申為界限。
  2. 戲狎:嬉戲親近。
典故說明「不動聲色」原作「不發聲色」。韓愈是唐代文學家,他精通六經百家,崇尚儒學,排斥佛老,文章氣勢宏偉、融會古今,自成一家,為後世治古文者所取法。他因為學高識廣,曾任國子博士,相當於今天的國立大學教授,頗負盛名。當時的中書令許國公贈予太尉韓公神道碑,請韓愈代為撰寫碑銘。韓愈在碑銘中寫到太尉韓公為人處世的特點:與人保持距離,不和任何人嘻笑親近,所以他只要一有輕鬆笑語,大家都像得到比金帛還要貴重的賞賜一般;他在判案時也從不流露私人情感,公正嚴明,只就法律論斷,因此幾乎沒人敢犯法。後來「不動聲色」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遇事不張揚的冷靜態度。如《水滸傳》第八六回:「宋江見這三路軍兵,盡皆退了。大驅宋軍人馬,逩來奪取幽州。不動聲色,一鼓而收。」
書  證
  1. 宋.程頤〈明道先生行狀〉:「眾憂以為甚難,而先生為之沛然。雖當倉卒,不動聲色。」
  2. 《水滸傳》第八六回:「宋江見這三路軍兵,盡皆退了。大驅宋軍人馬,逩來奪取幽州。不動聲色,一鼓而收。」
  3. 《封神演義》第八一回:「長兄,不必勞師動眾,他自然盡絕,也使旁人知我等妙法無邊。不動聲色,令周兵六十萬餘人自然絕滅。」
  4. 《明史.卷一四九.夏原吉列傳》:「每旦,原吉入佐太孫參決庶務。朝退,諸曹郎御史環請事。原吉口答手書,不動聲色。」
  5. 《浮生六記.卷二.閒情記趣》:「及蔣韻香、陸橘香、周嘯霞、郭小愚、華杏帆、張閑酣諸君子,如梁上之燕,自去自來。芸則拔釵沽酒,不動聲色,良辰美景,不放輕過。」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形容人遇事不張揚的冷靜態度。

使用類別

用在「鎮靜低調」的表述上。

例句

  1. 他要以為我不動聲色就表示屈服,那他就搞錯了!
  2. 別看他不動聲色的樣子,其實他內心也是緊張極了。
  3. 讓我先不動聲色地靜觀對方的反應,再決定行動方向。
  4. 發生這麼嚴重的事,他居然還能不動聲色,真是沉得住氣。
  5. 這件事我們得低調處理,所以先不動聲色看看情勢演變再說。
  6. 他發現小偷時,並沒有驚慌,只是不動聲色地通知警方趕來逮人。
  7. 小李反覆試探,想要套出他的真心話,但他都不動聲色,守口如瓶。
  8. 他不打算馬上表態,只好不動聲色地坐在那裡,先聽其他人的意見。
  9. 面對這等大事,他居然還能保持一付不動聲色的樣子,真是膽識過人。
  10. 原想他連女朋友都沒有,沒想到他不動聲色就結了婚,真嚇我們一跳。
辨  識

近義成語

不露聲色

反義成語

形於辭色
參考詞語
  1. 不動聲氣
    ㄅㄨˋ ㄉㄨㄥˋ ㄕㄥ ㄑㄧˋ (變) ㄅㄨˊ ㄉㄨㄥˋ ㄕㄥ ㄑㄧˋ
    bù dòng shēng qì (變) bú dòng shēng qì
    猶「不動聲色」。見「不動聲色」條。

    1. 宋.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至於臨大事,決大議,垂紳正笏,不動聲氣,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矣。」

  2. 不發聲色
    ㄅㄨˋ ㄈㄚ ㄕㄥ ㄙㄜˋ
    bù fā shēng sè
    猶「不動聲色」。見「不動聲色」條。

    1. 唐.韓愈〈司徒兼侍中中書令許國公贈太尉韓公神道碑銘〉:「其罪殺人,不發聲色。問法何如,不自為輕重,故無敢犯者。」(源)

  3. 聲色不動
    ㄕㄥ ㄙㄜˋ ㄅㄨˋ ㄉㄨㄥˋ (變) ㄕㄥ ㄙㄜˋ ㄅㄨˊ ㄉㄨㄥˋ
    shēng sè bù dòng (變) shēng sè bú dòng
    即「不動聲色」。見「不動聲色」條。

    1. 《元史.卷一三七.阿禮海牙列傳》:「時雖甚危急,阿禮海牙朝夕出入,聲色不動,怡然如平時,眾賴以安。」
    2.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一五:「高文良公巡撫江蘇,為制府某所凌,勢岌岌乎殆矣,而公聲色不動。」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