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語 | 瞬息萬變 |
注 音 | ㄕㄨㄣˋ ㄒㄧˊ ㄨㄢˋ ㄅㄧㄢˋ |
漢語拼音 | shùn xí wàn biàn |
釋 義 | 瞬,眨眼。息,呼吸。「瞬息萬變」形容在極短的時間內變化迅速。※語或本宋.胡宏〈題上封寺〉詩。 |
典 源 | ※宋.胡宏〈題上封寺〉詩
群峰迤邐勢不競,上盡祝融五千仞。祝融峰高天更高,太空1>人世2>如牛毛3>。風雲萬變一瞬息4>,紅塵5>奔走6>真徒勞。蓬萊羽化慕神仙,神仙渺茫何處傳。雪山清淨問因緣,未識乾坤造化權。獨立高寒明月裡,此心無著已怡然。從今識盡青山好,歸向人間别看天。
〔注解〕
- 太空:指天空。
- 人世:指人間。
- 牛毛:比喻細小。
- 瞬息:比喻時間極短。瞬,眨眼。息,呼吸。
- 紅塵:比喻繁華熱鬧的俗世。
- 奔走:為事情奔波、忙碌。
|
典故說明 | 「瞬息」,常用以比喻時間極短。晉.陶淵明〈感士不遇賦序〉說:「悲夫!寓形百年,而瞬息已盡。」即用「瞬息」表達人雖然寄身在世上百年,但就如眨眼和呼吸一樣,一生很快地就過去了。宋代學者胡宏(西元1105~1161),字仁仲,福建崇安人,他寓居南嶽衡山下,遊覽衡山最高的祝融峰時,在附近的上封寺遠眺,有感寫下〈題上封寺〉一詩,詩中說到:祝融峰雖然很高,但天卻更高,如果由天空俯瞰人間,那萬物都將變得細小如牛毛。而人世間的事物也和天空中的風雲一樣,往往在非常短暫的時間之內就變化萬千,因此世俗之人終日汲汲營營於紅塵俗世,也只不過是白白浪費心力。後來「瞬息萬變」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在極短的時間內變化迅速。 |
書 證 |
- 明.鍾芳〈三功祠記〉:「故貴剛克兵瞬息萬變,上首功者,或反堅敵,博德敗粤人,因乘其釁而招之,此以不殺止殺也。」
-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卷一七.江右相傳學案二.貞襄聶雙江先生豹》:「心無定體之說,謂心不在內也。百體皆心也,萬感皆心也,亦嘗以是說而求之,譬之追風逐電,瞬息萬變,茫然無所措手,徒以亂吾之衷也。」
- 清.張玉書〈跋蔣崙園位思堂記後〉:「夫人心之有思,瞬息萬變,日出而不窮,欲强禁力禦,使伏而不動,譬制逸馬,遏决川,其為奔潰益甚。」
- 《臺灣通史.卷三三.沈葆楨列傳》:「夏獻綸住在該地,能策機宜,狡謀乃息。然海防洋務,瞬息萬變,恐州牧不足以當之。」
- 清.繆荃孫《藝風堂友朋書札.汪鳴鑾一四》:「海氛不靖,瞬息萬變,外間狃于故常,雖添募防營,力籌戰備,臨事能否得力,殊不可知。」
|
用法說明 | 語義說明形容在極短的時間內變化迅速。
例句
- 天空中的雲彩瞬息萬變,景色引人入勝。
- 財經資訊瞬息萬變,隨時考驗著投資人的應變能力。
- 賽況瞬息萬變,不到結束時,誰都不知道哪一方會獲勝。
- 國際情勢瞬息萬變,未來走勢就連政治分析家都難說得準。
- 處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中,我們必須隨著外在環境不同而與時俱進。
|
參考詞語 | - 一息萬變
ㄧ ㄒㄧˊ ㄨㄢˋ ㄅㄧㄢˋ (變)ㄧˋ ㄒㄧˊ ㄨㄢˋ ㄅㄧㄢˋ
yī xí wàn biàn (變) yì xí wàn biàn
猶「瞬息萬變」。見「瞬息萬變」條。
- 《官場現形記》第一二回:「而且軍情一息萬變,不是可以捱時捱刻的事。」
- 瞬息千變
ㄕㄨㄣˋ ㄒㄧˊ ㄑㄧㄢ ㄅㄧㄢˋ
shùn xí qiān biàn
猶「瞬息萬變」。見「瞬息萬變」條。
- 清.曾國藩《曾文正公批牘.卷三.署安徽司稟陳管見數端伏候裁擇由》:「惟軍情瞬息千變,不知將來能如願以償否耳?」
- 《痛史》第一六回:「軍情瞬息千變,莫說我們到南邊還要好幾天,就是此時,文丞相也不知在那裡不在了?」
- 《孽海花》第二四回:「大凡交涉的事,是瞬息千變的,只看雯兄養痾一個月,國家已經蹙地八百里了。」
- 瞬息百變
ㄕㄨㄣˋ ㄒㄧˊ ㄅㄞˇ ㄅㄧㄢˋ
shùn xí bǎi biàn
猶「瞬息萬變」。見「瞬息萬變」條。
- 清.劉坤一〈復鮑春霆〉:「軍情瞬息百變,總祈相機宜圖之。」
- 頃刻萬變
ㄑㄧㄥˇ ㄎㄜˋ ㄨㄢˋ ㄅㄧㄢˋ
qǐng kè wàn biàn
猶「瞬息萬變」。見「瞬息萬變」條。
- 宋.朱熹〈百丈山記〉:「旦起下視,白雲滿川,如海波起伏,而遠近諸山出其中者,皆若飛浮來往,或湧或沒,頃刻萬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