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try of Education《Dictionary of Chinese Idioms》

:::

Homepage〉Idiom search〉Text〉[披荊斬棘]

披荊斬棘

Print   Add note
FontSmallMediumLarge
Idiom披荊斬棘
Bopomofoㄆㄧ ㄐㄧㄥ ㄓㄢˇ ㄐㄧˊ
Pinyinpī jīng zhǎn jí
Interpretation披,割斷;荊棘,泛指野生多芒刺的灌木。「披荊斬棘」指割斷、斬除荊棘。比喻克服困難、掃除障礙。語本《後漢書.卷一七.馮岑賈列傳.馮異》。
△「乘風破浪
Allusion source《後漢書.卷一七.馮岑賈列傳.馮異》
異自以久在外,不自安,上書思慕闕廷,願親帷幄,帝不許。後人有章言異專制關中,斬長安令,威權至重,百姓歸心,號為「咸陽王」。帝使以章示異。異惶懼,上書謝曰:「臣本諸生,遭遇受命之會,充備行伍,過蒙恩私,位大將,爵通侯,受任方面,以立微功,皆自國家謀慮,愚臣無所能及。……臣以遭遇,託身聖明,在傾危溷殽之中,尚不敢過差,而況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蒙,巍巍不測乎?誠冀以謹敕,遂自終始。見所示臣章,戰慄怖懼。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緣自陳。」詔報曰:「將軍之於國家,義為君臣,恩猶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懼意?」六年春,異1>朝京師。引見,帝謂公卿曰:「是我起兵時主簿2>也。為吾披荊棘,定關中。」既罷,使中黃門賜以珍寶、衣服、錢帛。詔曰:「倉卒無蔞亭豆粥,虖沱河麥飯,厚意久不報。」異稽首謝曰:「臣聞管仲謂桓公曰:『願君無忘射鉤,臣無忘檻車。』齊國賴之。臣今亦願國家無忘河北之難,小臣不敢忘巾車之恩。」

〔Annotation〕

  1. 異:馮異(?∼西元34),字公孫,漢潁川人。西漢末為王莽拒漢,後歸光武為主簿,助其平定天下有功,拜為孟津將軍,封陽夏侯。為人謙遜,每諸將論功時,常獨立樹下,不願居功,人稱大樹將軍。
  2. 主簿:官名。漢代以後中央機構及地方郡、縣官府皆設有此官,負責主管文書及印鑑。
Allusion description「披荊斬棘」原作「披荊棘」。根據《後漢書.卷一七.馮岑賈列傳.馮異》的記載,西漢末年,有個名叫馮異的人,他原本是王莽的屬下,幫助王莽對抗光武帝劉秀的軍隊。但是後來有一天他被劉秀俘虜了,劉秀仍以禮相待,令他十分感動,便與同僚一起投誠,轉而為劉秀效命。馮異不但鞠躬盡瘁,為光武帝立下許多汗馬功勞,幫助他平定天下,還非常貼心,在打仗時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因此從掌管文書的小官一路升為將軍,又被封為陽夏侯。光武帝有一次向群臣介紹他時,說他是為自己打天下的大功臣,並且賜給他金銀珠寶。光武帝用「荊棘」來比喻當時情勢的紛亂,而馮異則是為他「披荊棘」,平定亂事的功臣。後來「披荊斬棘」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克服困難,掃除障礙。
Proof of documented content
  1. 清.呂留良〈賈誼論〉:「文帝之時,其左右朝廷、決天下之大計者,皆與高祖披荊斬棘,共起山澤者也。」
  2. 清.藍鼎元〈六月丙午大捷攻克鹿耳門收復安平露布〉:「我皇神武,遠邁軒、虞,日月照臨,遐荒暨訖。既已披荊斬棘,消魑魅而入版圖,亦且教稼明倫,化蒼黔而躋文物。」
  3. 《清朝野史大觀.清宮遺聞.卷上.禮烈親王》:「昔泰伯讓國,尚少披荊斬棘之奇勳;周公滅親,究非離裡屬毛之繼體。」
Instructions

Semantic description

比喻克服困難,掃除障礙。

Usage category

用在「排除險阻」的表述上。

Example

  1. 他當年披荊斬棘的功勞,澤及後代子孫,永垂不朽。
  2. 如果沒有祖先的披荊斬棘,我們如何能有今日安定的生活?
  3. 我們的先民披荊斬棘,胼手胝足,終於開闢了臺灣這片樂土。
  4. 十年前他隻身前來東部,一路披荊斬棘,如今終於苦盡甘來,事業有成。
  5. 他憑著雙手披荊斬棘,居然也能開拓出偌大一片果園,著實令人刮目相看。
Identification

Ambiguous idiom

乘風破浪篳路藍縷

Antisense idiom

畏縮不前裹足不前
Ref. words
  1. 披荊棘
    ㄆㄧ ㄐㄧㄥ ㄐㄧˊ
    pī jīng jí
    猶「披荊斬棘」。見「披荊斬棘」條。

    1. 《後漢書.卷一七.馮岑賈列傳.馮異》:「六年春,異朝京師。引見,帝謂公卿曰:『是我起兵時主簿也。為吾披荊棘,定關中。』」(源)
    2. 《三國演義》第六九回:「王必是孤披荊棘、歷艱難時相隨之人,忠而且勤,心如鐵石,最足相當。」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