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try of Education《Dictionary of Chinese Idioms》

:::

Homepage〉Idiom search〉Text〉[履困如夷]

履困如夷

Print   Add note
FontSmallMediumLarge
Idiom履困如夷(履險如夷)
Bopomofoㄌㄩˇ ㄎㄨㄣˋ ㄖㄨˊˊ
Pinyinlǚ kùn rú yí
Interpretation義參「履險如夷」。見「履險如夷」條。
Allusion source此處所列為「履險如夷」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書.卷一一六.姚萇載記》
萇大敗(苻)登于安定東,置酒高會,諸將咸曰:「若值魏武王,不令此賊至今,陛下將牢太過耳。」1>笑曰:「吾不如亡兄有四:身長八尺五寸,臂垂過膝,人望而畏之,一也;當十萬之眾,與天下爭衡,望麾2>而進,前無橫陣3>,二也;溫古知今,講論道藝,駕馭英雄,收羅雋異4>,三也;董率5>大眾,履險若夷,上下咸允6>,人盡死力,四也。所以得建立功業,策任群賢者,正望算略中一片耳。」群臣咸稱萬歲。

〔Annotation〕

  1. 萇:姚萇(西元330~393),字景茂,南安赤亭(今甘肅省隴西縣西)羌人,為後秦主,國號大秦,在位八年。諡號武昭帝。
  2. 麾:音ㄏㄨㄟ,用來指揮的旗幟。
  3. 橫陣:橫排的陣式,此指軍隊。
  4. 雋異:指才智出眾的人。雋,音ㄐㄩㄣˋ
  5. 董率:統率、領導。
  6. 允:誠信。
Allusion description此處所列為「履險如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履險如夷」原作「履險若夷」。「險」、「夷」常用以比喻逆境、順境,二詞多搭配使用,如晉.史援〈後漢史君頌〉:「視險如夷,忘身逐叛。」句中表達出面對困難無所畏懼的態度。西晉末年,苻氏與姚氏兩族先後崛起。苻健建立前秦,而姚萇年少時跟隨兄長姚襄與前秦周旋,直到姚襄敗亡,姚萇於是率族眾投降前秦君王苻堅。後來姚萇擁兵自重,殺害苻堅,建立後秦政權。自此之後,苻氏與姚氏的仇怨愈積愈深,雙方對抗始終相決不下。安定之戰,姚萇挫敗苻堅族孫苻登,在慶功宴上,眾將領都說:「如果魏武王姚襄還在,是不會讓苻登活到今天的,陛下您用兵太過小心謹慎了。」姚萇笑著說:「我有四點不如過世的兄長姚襄。第一,他身材高大,垂手過膝,讓人見了就感到畏懼;第二,他率十萬之眾與各方勢力較量,沙場上奮勇殺敵,毫無所懼;第三,他具智識才情,能統領英雄豪傑,網羅卓異之士;第四,他統率眾人,即使身處艱難環境中,也能如同走在平地般沉著應付,上下都認為他行事誠信,願意同心協力,捨命報效。」後來成語「履險如夷」由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人在艱難危險之中,能沉著應付,安然度過。
Proof of documented content
  1. 清.袁枚〈熊蔗泉觀察詩集序〉:「而先生居幽若泰,履困如夷。家雖貧而道不貧,形雖病而神不病。」
Ref. words履險如夷
ㄌㄩˇ ㄒㄧㄢˇ ㄖㄨˊ ˊ
lǚ xiǎn rú yí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