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try of Education《Dictionary of Chinese Idioms》

:::

Homepage〉Idiom search〉Text〉[隻影自憐]

隻影自憐

Print   Add note
FontSmallMediumLarge
Idiom隻影自憐(顧影自憐)
Bopomofo ㄧㄥˇˋ ㄌㄧㄢˊ
Pinyinzhī yǐng zì lián
Interpretation義參「顧影自憐」。見「顧影自憐」條。
Allusion source此處所列為「顧影自憐」之典源,提供參考。
  1. #晉.束晳〈貧家賦〉(據《藝文類聚.卷三五.人部十九.貧》引)1>
    余遭家之轗軻,嬰六極之困屯。恆懃身以勞思,丁飢寒之苦辛。無原憲之厚德,有民斯之下貧。有漏狹之草屋,無蔽覆之受塵。唯曲壁之常在,時弛落而壓鎮。食草葉而不飽,常嗛嗛於膳珍。涉孟春之季月,迄仲冬之堅冰。稍煎蹙2>而窮迫,無衣褐3>以蔽身。還4>趨床而無被,手狂攘5>而妄牽。何夜長之難曉,心咨嗟6>以怨天。責家7>至而相敦8>,乃取東而償西。行乞貸而無處,退顧影以自憐。衒賣葉9>而難售,遂前至於飢年,煮黃當10>之草菜,作汪洋11>之羹饘12>。釜遲鈍13>而難沸,薪鬱絀而不然14>。至日中而不熟,心若苦而飢懸。丈夫慨於堂上,妻妾嘆於灶閒。悲風噭於左側,小兒啼於右邊。

    〔Annotation〕

    1. 典故或見於晉.陸機〈又赴洛道中二首〉詩之一。
    2. 煎蹙:煎熬逼迫。蹙,音ㄘㄨˋ
    3. 衣褐:指粗布衣。褐,音ㄏㄜˊ
    4. 還:音ㄏㄨㄢˊ,返回。
    5. 狂攘:狂揮亂抓。攘,音ㄖㄤˊ
    6. 咨嗟:嘆息。嗟,音ㄐㄧㄝ。
    7. 責家:債主。責,音ㄓㄞˋ,同「債」。
    8. 敦:音ㄉㄨㄟ,催逼、逼迫。
    9. 衒賣葉:沿街叫賣草葉青菜。衒,音ㄒㄩㄢˋ
    10. 黃當:「當黃」之倒裝,指將變黃。當,將也。
    11. 汪洋:水勢浩大。此處比喻湯多。
    12. 羹饘:菜羹和稀飯。饘,音ㄓㄢ。
    13. 遲鈍:生鏽不易導熱。
    14. 然:同「燃」。點燃、焚燒。
  2. 南朝梁.張率〈繡賦〉(據《初學記.卷二七.寶器部.繡第七》引)
    尋造物之妙巧,固飾化於百工。嗟莫先於黼綉,自帝虞而觀風。雜藻火與粉米,鬱山龍與華蟲。若夫觀其締綴,與其依放。龜龍爲文,神仙成象。總五色1>而極思,藉羅紈2>而發想。具萬物之有狀,盡眾化之爲形。既綿華而稠彩,亦密照而疏明。若春隰之揚葩,似秋3>4>之含星。已間紅而約紫,亦表玄而裹素。間綠竹與蘅杜,雜青松與芳樹。若乃邯鄲5>之女,宛洛6>少年。顧影自媚,窺鏡自憐。極車馬之光飾,盡衣裳之妖妍。既徙倚於丹墀,亦徘徊於青閣。不息末而反本,吾謂遂離乎澆薄。

    〔Annotation〕

    1. 五色:本指青、黃、赤、白、黑五種顏色,後泛指各種顏色。
    2. 羅紈:泛指精美的絲織品。紈,音ㄨㄢˊ
    3. 葩:音ㄆㄚ,花。
    4. 漢:指銀河、天河。
    5. 邯鄲:古地名。在今河北省西南部,與河南省接界處。邯,音ㄏㄢˊ
    6. 宛洛:指南陽和洛陽兩座古代都城。宛,音ㄨㄢˇ
  3. 〔Ref. material〕

    (一)晉.陸機〈赴洛道中作二首〉詩之一
    「總轡登長路,嗚咽辭密親。借問子何之,世網嬰我身。永歎遵北渚,遺思結南津。行行遂已遠,野途曠無人。山澤紛紆餘,林薄杳阡眠。虎嘯深谷底,雞鳴高樹巔。哀風中夜流,孤獸更我前。悲情觸物感,沈思鬱纏綿。佇立望故鄉,顧影悽自憐。」
Allusion description此處所列為「顧影自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1. 束晳,字廣微,西晉陽平元城(今屬河北省)人,是漢代太子太傅疏廣的後代。晳博學多聞,與兄長束謬都是當時的名士,擅長作賦、寫詩,個性沉靜,不慕榮利。他曾寫下〈勸農賦〉、〈餅賦〉、〈貧家賦〉等篇幅短小的賦作,文辭質樸,與當時崇尚綺麗的文風格格不入,因此不受人喜愛。〈貧家賦〉以第一人稱道盡了生活困頓的窘態,賦中先說自己因家道衰敗,困頓纏身,即使努力工作,依舊難以養家餬口。接著則敘寫他居住的屋子狹小殘破,無法遮風蔽雨,雖有東西可吃,卻難以填飽肚子。生活困頓到出外時竟無粗布衣可以遮身,回到家中,床上連禦寒的被子都沒得蓋,而只能胡亂抓取東西來保暖。在這漫漫長夜裡,心中不免嘆息而抱怨起老天來。此外,面對債主逼債,不得不四處借貸救急,卻都沒著落。只能用已經發黃的菜葉,煮成很多湯水的菜羹、稀飯,看著自己的形影,自憐身世,表達出走投無路的無奈心情。後來「顧影自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憐憫自我的身世。
  2. 刺繡是一種傳統手工藝。利用針線在綢緞、布帛等織物上,繡出各種紋飾、圖案或文字。在傳統藝術上,刺繡的發展已有很長的歷史。當中享有盛名的有:蘇州的蘇繡、湖南的湘繡、四川的蜀繡以及廣東的粵繡等,風格各有不同。南朝梁張率在〈繡賦〉一文裡,就細緻地描寫了刺繡的發展歷程,刺繡工匠們用盡巧思和高超技法,用各種顏色繡線,在織物上繡出各種維妙維肖的圖樣:有的華麗多彩,彷彿是春天盛開的花朵,繽紛燦爛;有的錯落分明,有如秋夜銀河的星星,散落一片。五顏六色的絲線交織成綠竹、蘅杜、青松與芳樹。當邯鄲女子和宛洛少年披上這色彩斑爛的繡服,看著自己的身影,都不免自覺美好,而對著鏡子映照的當下,也感到自己可愛。後來「顧影自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看著自己美好的形影,自我欣賞。
Proof of documented content
  1. 宋.蘇軾〈祭石幼安文〉:「嗟我去蜀,十有八年。夢還故鄉,親愛滿前。覺而無有,淚下迸泉。竄流江湖,隻影自憐。」
  2. 宋.李彌遜〈祭蔡子應郎中文〉:「悲夫!蒼顏白髪,隻影自憐,而知我者為誰也。」
Ref. words顧影自憐
ㄍㄨˋ ㄧㄥˇ ˋ ㄌㄧㄢˊ
gù yǐng zì lián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