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try of Education《Dictionary of Chinese Idioms》

:::

Homepage〉Idiom search〉Text〉[披瀝肝膽]

披瀝肝膽

Print   Add note
FontSmallMediumLarge
Idiom披瀝肝膽(披肝瀝膽)
Bopomofoㄆㄧ ㄌㄧˋ ㄍㄢ ㄉㄢˇ
Pinyinpī lì gān dǎn
Interpretation義參「披肝瀝膽」。見「披肝瀝膽」條。
Allusion source此處所列為「披肝瀝膽」之典源,提供參考。
隋.李德林〈天命論〉(據《隋書.卷四二.李德林列傳》引)
爾乃奉殪戎之命,運先天之略,不出戶庭,推轂分閫,一麾以定三方,數旬而清萬國。蕩滌天壤之速,規摹指畫之神,造化以來,弗之聞也。光熙前緒,罔有不服,煙雲改色,鍾石變音,三靈顧望,萬物影響。木運告盡,褰裳克讓,天歷在躬,推而弗有。百辟庶尹1>,四方岳牧2>,稽圖讖3>之文,順億兆之請,披4>肝瀝5>膽,晝歌夜吟,方屈箕潁6>之高,式允幽明之願。基命宥密,如恆如升,推帝居歆,創業垂統。殊徽號,改服色,建都邑,敘彝倫,薄賦輕徭,慎刑恤獄,除繁苛之政,興清靜之風,去無用之官,省相監之職。奇才間出,盛德無隱,星精雲氣,共趨走於階墀,山神海靈,咸燮理於臺閣。

〔Annotation〕

  1. 百辟庶尹:各處的官員。
  2. 四方岳牧:各地的疆吏、封疆大臣。
  3. 圖讖:河圖、符命等有關王者受命徵驗的書籍。流行於東漢,多為預言或隱語。其實是事後附會的說法。
  4. 披:揭開。
  5. 瀝:滴下、灑落。
  6. 箕潁:箕山與潁水。相傳是許由避居之處。後用以比喻隱居或隱者的居所。
Allusion description此處所列為「披肝瀝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北周大象二年(西元580),宣帝突然病死,登基的靜帝年方八歲,無法親政。當時朝廷之中,以皇后楊麗華的父親楊堅政治聲望最高。鄭譯和劉昉等大臣經過一番商量,決定擬一份假遺囑,稱宣帝讓楊堅代為攝政,輔佐靜帝。後來楊堅藉詔書的名義,接管了京師的軍隊,並鏟除異己,控制整個軍隊。鄭譯和劉昉擁戴楊堅上臺,其實是希望由三人共掌朝政,因此他們建議由楊堅出任大冢宰,鄭譯任大司馬,劉昉任小冢宰。楊堅不願放棄手中的權力,明白他若想要鞏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須培養自己的勢力和親信。楊堅見李德林才華洋溢,且有匡世救國的政治理想,就任命他為府屬兼儀同大將軍,並採納李德林的建議,自任丞相,讓鄭譯任丞相府長吏,劉昉任丞相府司馬,以便控制他們。而後楊堅弒靜帝,篡北周,國號隋。隋立之後,李德林認為梁士彥及元諧等人仍有謀反之心,於是寫了〈天命論〉,詳論隋朝取代北周乃是出於天命,而非人力所能及。文中列舉古代聖王,均是上承天命,下順人心,所以能夠建立邦業,造福萬民;今日隋文帝也是因為四方臣民諸侯的愛戴,又有上天的祥瑞、讖語為證,因為隋文帝對人總是坦誠相待,忠貞不二,所以才能完成帝業,統治天下,以此勸梁士彥等人打消謀反的念頭。後來「披肝瀝膽」被用來比喻赤誠相待,忠貞不二。
Proof of documented content
  1. 唐.劉蕡〈對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策〉:「或有以繫安危之機,兆存亡之變者,臣請披瀝肝膽。」
  2. 《三國演義》第六○回:「今遇明公,不敢不披瀝肝膽。」
Ref. words披肝瀝膽
ㄆㄧ ㄍㄢ ㄌㄧˋ ㄉㄢˇ
pī gān lì dǎn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