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冷眼傍觀]

冷眼傍觀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冷眼傍觀(冷眼旁觀)
注  音ㄌㄥˇ ㄧㄢˇ ㄆㄤˊ ㄍㄨㄢ
漢語拼音lěng yǎn páng guān
釋  義義參「冷眼旁觀」。見「冷眼旁觀」條。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冷眼旁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徐夤,字昭夢,福建莆田人,生卒年不詳,晚唐進士,亦是福建史上的第一個狀元,後入仕梁。因梁太祖不滿其〈人生幾何賦〉中「三皇五帝,不死何歸」句,要求徐夤改寫,徐夤不從,於是太祖削去其官職。東歸後,閩王禮聘徐夤成為幕僚,官祕書省正字。後還鄉隱居。在〈上盧三拾遺以言見黜〉詩中,徐夤看到友人因為直言敢諫,反而遭到君王罷黜,心生感觸地寫道:「若是冷靜地在旁觀看,就會覺得這幫阿諛小人的行為很可笑;可是要有人竭忠盡慮地直言進諫,反倒會受誣陷和冤枉。」表達了他對政治黑暗的不滿憤慨。後來「冷眼旁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原用來形容用冷靜的眼光在旁觀察,後亦用來形容漠不關心。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