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try of Education《Dictionary of Chinese Idioms》

:::

Homepage〉Idiom search〉Text〉[堂皇冠冕]

堂皇冠冕

Print   Add note
FontSmallMediumLarge Back to search results
Idiom堂皇冠冕(冠冕堂皇)
Bopomofoㄊㄤˊ ㄏㄨㄤˊ ㄍㄨㄢ ㄇㄧㄢˇ
Pinyintáng huáng guān miǎn
Interpretation義參「冠冕堂皇」。見「冠冕堂皇」條。
Allusion source此處所列為「冠冕堂皇」之典源,提供參考。
  1. 「冠冕」:《三國志.卷三七.蜀書.龐統法正傳.龐統》
    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也。少時樸鈍,未有識者。潁川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鑒,統弱冠往見徽,徽採桑於樹上,坐統在樹下,共語自晝至夜。1>甚異之,稱統2>當為南州士之冠冕3>,由是漸顯。後郡命為功曹4>性好人倫,勤於長養。

    〔Annotation〕

    1. 徽:司馬徽,字德操,東漢潁川人,生卒年不詳。善知人,人稱水鏡。
    2. 統:龐統(西元179∼214),字士元,三國蜀襄陽人。少時樸鈍,未有識者。往見司馬徽,徽甚異之,稱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漸顯。劉備召以為治中從事,與諸葛亮並為軍師中郎將,佐劉備取蜀。後因圍雒縣,攻城時中流矢而卒,時年三十六。
    3. 南州士之冠冕:比喻才識出眾的人。見「南州冠冕」。
    4. 功曹:負責選署功勞之官。漢代有功曹吏,為郡屬吏,北齊以後多稱功曹參軍,至宋代時廢除。
  2. 「堂皇」:《漢書.卷六七.楊胡朱梅云傳.胡建》
    胡建字子孟,河東人也。孝武天漢中,守軍正丞,貧亡車馬,常步與走卒起居,所以尉薦走卒,甚得其心。時監軍御史為姦,穿北軍壘垣以為賈區,建欲誅之,乃約其走卒曰:「我欲與公有所誅,吾言取之則取,斬之則斬。」於是當選士馬日,監御史1>與護軍2>諸校列坐堂皇3>上,建從走卒趨至堂皇下拜謁4>,因上堂[皇〕,走卒皆上。建指監御史曰:「取彼。」走卒前曳下堂皇。建曰:「斬之。」遂斬御史。

    〔Annotation〕

    1. 監御史:監軍御史,監督軍務的官吏。
    2. 護軍:護軍將軍,漢代於出征時為協調諸將領而置。後漸變為與領軍並置,握中央軍權,並負有守護宮城之責。
    3. 堂皇:古代官員辦事的大堂。
    4. 拜謁:拜見。謁,音ㄧㄝˋ
Allusion description此處所列為「冠冕堂皇」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冠冕堂皇」係由「冠冕」及「堂皇」組合而成。「冠冕」一詞見於《三國志.卷三七.蜀書.龐統法正傳.龐統》。三國時蜀國將軍龐統,曾是個純樸不起眼的少年,二十歲時前去拜訪司馬徽。當時司馬徽在樹上採桑,龐統便坐在樹下和他對談,一直談到天黑。司馬徽素有慧眼,善於知人,見到這個年輕人談吐不俗,便稱他為南州之士的「冠冕」,龐統也因此打響了名號,後來龐統也受到劉備的重用,與諸葛亮同為中郎將。「冠冕」是指帽子,為衣飾之首,在此引申為南州眾士之首之意,表示龐統為才識出眾的人。「堂皇」一詞見於《漢書.卷六七.楊胡朱梅云傳.胡建》。漢武帝時渭城縣令胡建是個剛正不阿、嫉惡如仇的人。他在軍中時,與走卒打成一片,感情甚篤。當時管軍務的監軍御史將軍地據為己用,做起生意來。胡建認為監軍違反軍紀,理當問斬。於是告訴走卒說:「有人不守軍紀當斬,我要你們抓誰就抓誰,斬誰就斬誰。」於是在選兵馬之日,監軍與其他軍官坐在廳堂上,胡建帶著走卒下堂拜見後,指著監軍叫道:「取彼!」走卒便一擁而上將監軍抓下堂來,胡建又下令:「斬之!」走卒就將他斬殺。後來這兩個詞語就被合用成「冠冕堂皇」,形容莊嚴體面、氣派高貴的樣子,亦用於形容表面上光明正大的樣子。
Proof of documented content
  1. 清.薛雪《一瓢詩話》:「此等詩竟將堂皇冠冕之字,纍成善頌善禱之辭,獻諛呈媚,豈有佳作?」
  2. 《孽海花》第一八回:「雯青雖不認得西文,見她堂皇冠冕,擲出信來,知道不是說謊了。」
Ref. words冠冕堂皇
ㄍㄨㄢ ㄇㄧㄢˇ ㄊㄤˊ ㄏㄨㄤˊ
guān miǎn táng huáng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