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眾腋成裘]

眾腋成裘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眾腋成裘(集腋成裘)
注  音ㄓㄨㄥˋ ˋ ㄔㄥˊ ㄑㄧㄡˊ
漢語拼音zhòng yì chéng qiú
釋  義義參「集腋成裘」。見「集腋成裘」條。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集腋成裘」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墨子,戰國時魯人,提倡兼愛、非攻、尚賢、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墨子主張舉拔賢人,一定要打破等級制度,將尚賢真正落實在政治上。賢良之士是國家之寶,要治國,先要萃集精英、廣納賢士,因為「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鎰之裘,非一狐之白也」。意思是江河裡的水,不是從一個源頭流下來的,價值千金的白色狐裘,也不是由一隻狐狸腋下的白毛積成的。狐狸雖不見有純白者,然將一隻隻狐腋下的一小塊純白毛皮聚集起來之後,便可縫製成一件純白狐裘,輕柔難得,至為珍貴。所以墨子便用此來說明賢良之士的多寡,影響到國家的強弱興衰,所以國君應該親近人才,尊重人才,將人才聚集,並加以重用,國家才能強盛不衰。後來「集腋成裘」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積少成多。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