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try of Education《Dictionary of Chinese Idioms》

:::

Homepage〉Idiom search〉Text〉[食浮於人]

食浮於人

Print   Add note
FontSmallMediumLarge
Idiom食浮於人(人浮於事)
Bopomofoˊ ㄈㄨˊ ˊ ㄖㄣˊ
Pinyinshí fú yú rén
Interpretation義參「人浮於事」。見「人浮於事」條。
Allusion source此處所列為「人浮於事」之典源,提供參考。
《禮記.坊記》
子云:「君子辭貴不辭賤,辭富不辭貧,則亂益亡1>。故君子與其使食2>浮於人也,寧使人浮於食。」

〔Annotation〕

  1. 亡:音ㄨˊ,通「無」,沒有。
  2. 食:指俸祿。
Allusion description此處所列為「人浮於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人浮於事」原作「人浮於食」。根據《禮記.坊記》中記載,孔子曾說:「君子能夠推辭尊貴和富有,而安於卑賤和貧困的生活,這麼一來禍亂就會減少。所以君子與其領取的俸祿超過個人的才幹,寧願使個人的才幹超過所得的俸祿。」孔子說這段話的用意是期望人們能安於貧賤、不貪求富貴、以減少禍亂。後來「人浮於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轉而用於表示人多事少。「人浮於事」的書證如《兒女英雄傳》第二回:「他從前就在邳州衙門,如今在兄弟這裡,人浮於事,實在用不開。」
Proof of documented content
  1. 《禮記.坊記》:「故君子與其使食浮於人也,寧使人浮於食。」(源)
  2. 宋.蘇軾〈謝量移汝州表〉:「伏念臣向者名過其實,食浮於人。兄弟並竊於賢科,衣冠或以為盛事。」
Ref. words人浮於事
ㄖㄣˊ ㄈㄨˊ ˊ ˋ
rén fú yú shì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