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try of Education《Dictionary of Chinese Idioms》

:::

Homepage〉Idiom search〉Text〉[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Print   Add note
FontSmallMediumLarge
Idiom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opomofoㄅㄨˋ ㄖㄨˋ ㄏㄨˇ ㄒㄩㄝˋ ㄧㄢ ㄉㄜˊ ㄏㄨˇ ˇ (變) ㄅㄨˊ ㄖㄨˋ ㄏㄨˇ ㄒㄩㄝˋ ㄧㄢ ㄉㄜˊ ㄏㄨˇ ˇ
Pinyinbù rù hǔ xuè yān dé hǔ zǐ (變) bú rù hǔ xuè yān dé hǔ zǐ
Interpretation不深入老虎的巢穴,無法捉到小老虎。比喻想要達到目標就必須深入冒險。#語本《東觀漢記.卷一六.班超傳》。
Allusion source#《東觀漢記.卷一六.班超傳》
(竇)固又遣與從事郭恂俱使西域,鄯善王廣禮敬甚備,後更疏懈。超謂其官屬曰:「寧覺廣志意薄乎?此必有匈奴使來也。」召侍胡詐之曰:「匈奴使來數日,安在?」侍胡具服。1>悉會其吏士三十六人,酒酣,激怒曰:「不探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驚怖,可殄盡2>。鄯善3>破膽,功成事立也。」眾曰:「善。」遂將吏士往奔虜營。超手格殺三人,斬得匈奴使屋類帶副使比離支首及節,明日乃還告郭恂,恂大驚,既而色動。超知其意,舉手曰:「掾雖不行,班超何心獨擅之乎?」恂乃悅。

〔Annotation〕

  1. 超:班超(西元32∼102),字仲升,扶風平陵人,東漢班彪之子,班固之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明帝時出使西域,平服五十餘國,詔以超為西域都護,又以功封為定遠侯。
  2. 殄盡:完全滅絕。殄,音ㄊㄧㄢˇ,盡、滅絕。
  3. 鄯善:國名。漢時西域諸國之一,本名樓蘭,昭帝時改名,魏晉因之,在今甘肅省鄯善縣東南。

〔Ref. material〕

另可參考:《後漢書.卷四七.班梁列傳.班超
Allusion description班超是東漢名將,為班彪之子,班固之弟。他年輕的時候,投筆從戎跟隨車都尉竇固與匈奴打仗,建立了許多戰功。後來竇固派班超出使西域,來到了鄯善國。鄯善國王對於班超一行人本來十分禮遇,但過了一段時間,卻明顯地冷淡起來。班超對這種情形感到不解,暗中探聽的結果,原來是匈奴也派了使者前來籠絡鄯善國王,使鄯善國王的心產生動搖。班超立刻召集所有的部屬三十六人,趁酒酣時候,激怒大家說道:「不探索老虎的巢穴,就不能捉到小老虎。現在唯一的方法,就是趁夜裡火攻匈奴使者,使他們不知道我們有多少人,一定會大驚恐,可以把他們全部殺掉,這樣一來,鄯善國王才會害怕,事功可以成立。」所有人都贊成班超的建議。於是當天夜裡,班超率領吏士攻入匈奴使者的營地,班超親手就殺了三人,把匈奴的使者以及副使都殺了,鄯善國王嚇得魂不附體,終於願意歸順漢朝。後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想要達到目標就必須深入冒險。
Proof of documented content
  1. 唐.釋皎然《詩式.卷一.取境》:「又云,不要苦思,苦思則喪自然之質。此亦不然。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時,須至難至險,始見奇句。」
  2. 《三國演義》第一一七回:「(鄧艾)乃喚諸軍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吾與汝等來到此地,若得成功,富貴共之。」
  3. 《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四六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身先士卒,古之名將皆然。」
  4. 《濟公傳》第一八八回:「今天來到這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畏首畏尾,焉能成事?」
  5. 《兒女英雄傳》第一六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恁的一激,怎生激得出她報仇的那句話來?」
Instructions

Semantic description

比喻想要達到目標就必須冒險。

Usage category

用在「勇往直前」、「冒險犯難」的表述上。

Example

  1. 既然本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決心前來,不達目的絕不回頭。
  2. 俗話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不親赴匪穴,如何救得了人質?
  3. 這件事是有風險,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去冒險又怎能嚐到甜美的果實?
  4. 大丈夫頂天立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我也要闖一闖。
  5. 當臥底的警員都是抱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決心,深入歹徒組織核心一探究竟。
Identification

Antisense idiom

知難而退
Ref. words
  1. 不入獸穴,安得獸子
    ㄅㄨˋ ㄖㄨˋ ㄕㄡˋ ㄒㄩㄝˋ ㄉㄜˊ ㄕㄡˋ ˇ (變) ㄅㄨˊ ㄖㄨˋ ㄕㄡˋ ㄒㄩㄝˋ ㄉㄜˊ ㄕㄡˋ ˇ
    bù rù shòu xuè ān dé shòu zǐ (變) bú rù shòu xuè ān dé shòu zǐ
    猶「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條。

    1. 《周書.卷二五.李賢列傳》:「古人有言:『不入獸穴,安得獸子。』若以奇兵出其不意,事或可濟。」

  2.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ㄅㄨˋ ㄖㄨˋ ㄏㄨˇ ㄒㄩㄝˋ ㄅㄨˋ ㄉㄜˊ ㄏㄨˇ ˇ (變) ㄅㄨˊ ㄖㄨˋ ㄏㄨˇ ㄒㄩㄝˋ ㄅㄨˋ ㄉㄜˊ ㄏㄨˇ ˇ
    bù rù hǔ xuè bù dé hǔ zǐ (變) bú rù hǔ xuè bù dé hǔ zǐ
    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條。

    1. 《後漢書.卷四七.班梁列傳.班超》:「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

  3.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ㄅㄨˋ ㄊㄢˋ ㄏㄨˇ ㄒㄩㄝˋ ㄉㄜˊ ㄏㄨˇ ˇ (變) ㄅㄨˊ ㄊㄢˋ ㄏㄨˇ ㄒㄩㄝˋ ㄉㄜˊ ㄏㄨˇ ˇ
    bù tàn hǔ xuè ān dé hǔ zǐ (變) bú tàn hǔ xuè ān dé hǔ zǐ
    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條。

    1. 《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呂蒙》:「貧賤難可居,脫誤有功,富貴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4. 入虎穴得虎子
    ㄖㄨˋ ㄏㄨˇ ㄒㄩㄝˋ ㄉㄜˊ ㄏㄨˇ ˇ
    rù hǔ xuè dé hǔ zǐ
    比喻深入險地去取得勝利成功。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條。

    1. 清.袁枚〈答某學士書〉:「宋則不然。大半賢人君子,皆先入釋教中,明心見性,深造有得,然後變貌改形,遁而之儒,且以入虎穴得虎子自矜,而不知久居虎穴中,已作牛哀之化而不自知。」

  5. 虎穴得子
    ㄏㄨˇ ㄒㄩㄝˋ ㄉㄜˊ ˇ
    hǔ xuè dé zǐ
    比喻勝利成功是從艱險的境地中得來的。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條。

    1. 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三○.詩文類.佛頂菊》:「先生之作,誠可謂虎穴得子矣。」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