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try of Education《Dictionary of Chinese Idioms》

:::

Homepage〉Idiom search〉Text〉[背道而行]

背道而行

Print   Add note
FontSmallMediumLarge
Idiom背道而行(背道而馳)
Bopomofoㄅㄟˋ ㄉㄠˋ ˊ ㄒㄧㄥˊ
Pinyinbèi dào ér xíng
Interpretation義參「背道而馳」。見「背道而馳」條。
Allusion source此處所列為「背道而馳」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白居易〈為人上宰相書〉(據《全唐文.卷六七四.白居易》引)1>
宰相之耳,待天下之耳而後聰也;宰相之目,待天下之目而後明也;宰相之心識,待天下之心識而後能啟發聖神也。然則下取天下耳目心識,上以為天子聰明神聖者,此宰相之本職也,而為匡輔緝熙宣和之道也。若宰相唯以兩耳聽之,兩目視之,一心思之,則朝廷之得失,豈盡知見乎?必不盡也,而況於天下之得失乎?宰相之耳目得聰明乎?必未也,而況於上以為天子聰明聖神乎?然則天下聰明心識,取之豈無其道耶?必有也,在乎知與不知,行與不行耳。噫!自開元2>以來,斯道寖3>衰,鮮能行者。自貞元4>以來,斯道寖微,鮮能知者。豈惟不知乎?不行乎?又將背古道而馳者也。何也?古者宰相以危言危行、扶危持顛為心;今則敏行遜言、全身遠害而已矣。古者宰相以接士為務,今則不接賓客而已矣。古者宰相以開閤為名,今則鎖其第門而已矣。

〔Annotation〕

  1. 典故或見於唐.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後序〉。
  2. 開元:唐朝玄宗的年號(西元713∼741)。
  3. 寖:音ㄐㄧㄣˋ,通「浸」,漸漸。
  4. 貞元:唐朝德宗的年號(西元785∼805)。

〔Ref. material〕

唐.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後序〉(據《柳宗元集》卷二一引)
唐興以來,稱是選而不怍者,梓潼陳拾遺。其後燕文貞以著述之餘,攻比興而莫能極;張曲江以比興之隙,窮著述而不克備。其餘各探一隅,相與背馳於道者,其去彌遠。文之難兼,斯亦甚矣。
Allusion description此處所列為「背道而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白居易,字樂天,唐下邽人。文章精切,尤工詩,作品平易近人,老嫗能解,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唐憲宗元和年間,撰寫《策林》七十五篇,縱論天下大事,對社會政治各項重大問題提出治理方案。本篇是獻給當時宰相議論政事的奏狀,其中寫到:「自玄宗開元以來,宰相聽取人民心聲的德政已經漸漸衰微,很少人能夠做到。從德宗貞元之後,這項美德更是衰微,連知道的人都很少了。此外,行事和古代施政完全相反。例如:古時候的宰相言行舉止都正直不阿,以挽救危亡顛覆的局勢為己任,今日的宰相則是行事敏捷,言語謙恭,只求全身而退,遠離災禍。」後來「背道而馳」這句成語也許就是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彼此的目標或理想完全相反。
Proof of documented content
  1. 明.歸有光《震川先生集.別集.卷一.應制論.史稱安隗素行何如》:「蹈道而行之,謂之君子;背道而行之,謂之小人。」
Ref. words背道而馳
ㄅㄟˋ ㄉㄠˋ ˊ ˊ
bèi dào ér chí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