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不拾遺
Idiom | 塗不拾遺(路不拾遺) |
---|---|
Bopomofo | |
Pinyin | tú bù shí yí |
Interpretation | 義參「路不拾遺」。見「路不拾遺」條。 |
Allusion source | 此處所列為「路不拾遺」之典源,提供參考。 #《戰國策.秦策一》 〔Annotation〕
〔Ref. material〕另可參考:《韓非子.內儲說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
Allusion description | 此處所列為「路不拾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路不拾遺」原作「道不拾遺」。商鞅原本是衛國的貴族,喜好刑名之學,事魏相公叔痤。後公叔痤死,魏王不用,於是逃亡至秦國,得到秦孝公賞識,用為秦國宰相。商鞅治理秦國,實行變法,施行法令極其澈底,一切公正無私。懲治犯罪之人,不避強權貴族;獎賞有功者,也不會偏袒親信。即使是太子犯法,也處罰其老師,施以黥劓之刑。新法施行一年後,路上有別人遺失的物品,大家都不會把它撿起來據為己有,人民對於不應得的東西,也不會任意地攫取,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在軍政方面,國家軍備也顯得十分強大,諸侯各國因此都很畏懼秦國。後來「路不拾遺」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形容社會風氣良好。「路不拾遺」的實際例子,分別在《韓非子.內儲說下》及《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有記載:孔子在魯國的時候,把魯國治理得很好。春秋時鄭國的子產當了五年宰相,也把國家治理得很好。二者都讓國家出現了「道不拾遺」的太平景象。 |
Proof of documented content |
|
Ref. words | 路不拾遺 lù bù shí y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