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try of Education《Dictionary of Chinese Idioms》

:::

Homepage〉Idiom search〉Text〉[瓜田李下]

瓜田李下

Print   Add note
FontSmallMediumLarge
Idiom瓜田李下
Bopomofoㄍㄨㄚ ㄊㄧㄢˊ ㄌㄧˇ ㄒㄧㄚˋ
Pinyinguā tián lǐ xià
Interpretation在瓜田裡不彎身穿鞋,在李樹下不舉手整理帽子。語本無名氏〈君子行〉。後用「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懷疑的場合。
Allusion source無名氏〈君子行〉(據《樂府詩集.卷三二.相和歌辭七》引)
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1>,李下不正冠2>嫂叔不親授,長幼不比肩。勞謙得其柄,和光甚獨難。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髮,後世稱聖賢。

〔Annotation〕

  1. 納履:穿鞋,指彎腰做穿鞋或整理的動作。履,鞋子。
  2. 正冠:扶正帽子。指伸手整理帽子。冠,音ㄍㄨㄢ,帽子。
Allusion description「瓜田李下」是一句很常見的成語,經常是以「瓜田李下之嫌」的型態出現,可見這句成語和「嫌疑」很有關係。在《樂府詩集.卷三二.相和歌辭七》中收錄了一首〈君子行〉,這首詩就是在告訴世人君子當有的舉止行為,所以開頭幾句就說了:「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意思就是說:君子為人要光明磊落,因此要儘量避開一些會引起別人猜疑的舉止。這種舉止就像走經瓜田,如果彎腰去整理鞋子,就難免會讓人懷疑:是否在借此來掩飾偷摘瓜果的行為呢?同樣的,走到李子樹下,如果舉手來整理頭上的帽子,難免會讓人起疑:是否在借此而偷採樹上李子呢?如果我們走經瓜田不納履,來到李樹下,不正冠,自然就不會引人猜疑了。後來就從這首詩演繹出「瓜田李下」這句成語,成為「惹人嫌疑」的代稱。
Proof of documented content
  1. 晉.干寶《搜神記》卷一五:「遇日暮,懼獲瓜田李下之譏。望君之容,必是賢者,是以停留,依憑左右。」
  2. 《北齊書.卷四二.袁聿修列傳》:「今日仰過,有異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願得此心,不貽厚責。」
  3. 《三俠五義》第五二回:「我家中並無多餘的房屋,而且又無僕婦丫鬟,使怨女曠夫未免有瓜田李下之嫌。」
Instructions

Semantic description

比喻容易引起懷疑的場合。

Usage category

用在「遭受質疑」的表述上。

Example

  1. 考試時東張西望,就難免有瓜田李下的作弊嫌疑。
  2. 我處事光明磊落,為所當為,無懼瓜田李下之嫌。
  3. 這次弊案,凡有瓜田李下之嫌的人,都被警方傳訊了。
  4. 她做事十分謹慎,絕不讓自己處於瓜田李下的情況中。
  5. 這事本與我無關,只因瓜田李下,招惹了許多閒言閒語。
  6. 為了避免瓜田李下惹是非,經理從不單獨與女同事出遊。
  7. 他是真心誠意在幫助寡嫂的,你們真不應該瓜田李下亂懷疑。
  8. 他曾出現在案發現場附近,所以警方認為他難脫瓜田李下之嫌。
  9. 自從先生過世後,為了避免瓜田李下,好交際的她深居簡出,謹言慎行。
Identification

Ambiguous idiom

薏苡之謗
Ref. words
  1. 李下瓜田
    ㄌㄧˇ ㄒㄧㄚˋ ㄍㄨㄚ ㄊㄧㄢˊ
    lǐ xià guā tián
    猶「瓜田李下」。見「瓜田李下」條。

    1. 宋.劉克莊〈送勳姪之官嵢峽〉詩五首之二:「李下與瓜田,嫌疑謹未然。先賢監竹木,不食筍多年。 」
    2. 《福惠全書.卷三.蒞任部.申繳門簿》:「愚謂:折柳樊圃,良士瞿瞿;李下瓜田,君子所避。」

  2. 瓜李之嫌
    ㄍㄨㄚ ㄌㄧˇ ㄒㄧㄢˊ
    guā lǐ zhī xián
    比喻處在被懷疑的境地。見「瓜田李下」條。

    1. 五代漢.王定保《唐摭言.卷九.好及第惡登科》:「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謗,斯不可忘。」
    2. 《警世通言.卷二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誰知事既不諧,反涉瓜李之嫌,今日父母哥嫂亦不能相諒,何況他人?」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