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try of Education《Dictionary of Chinese Idioms》

:::

Homepage〉Idiom search〉Text〉[觸景生情]

觸景生情

Print   Add note
FontSmallMediumLarge
Idiom觸景生情
Bopomofoㄔㄨˋ ㄐㄧㄥˇ ㄕㄥ ㄑㄧㄥˊ
Pinyinchù jǐng shēng qíng
Interpretation看見眼前景象而引發內心種種情緒。語本元.戴良〈錢氏三樓詩序〉。
△「見景生情」、「睹物興情
Allusion source元.戴良〈錢氏三樓詩序〉(據《九靈山房集》卷二一引)
夫所謂棲碧、攬秀、玩清者,李太白之詩云然也。太白以天才冠世,不得志於朝,思欲放浪江湖之上,浮游山林之間,而為是發憤自遣之辭。……則仲仁兄弟之三樓,固與安期羨門王喬之居相掩映,而謫仙人不在於太白,而在仲仁兄弟矣。況仲仁,詩人也。詩人見景而生情,觸物而起興,興盡則情盡,情盡則人景俱忘。
Allusion description元朝戴良有一篇〈錢氏三樓詩序〉,一方面是錢氏兄弟蓋了樓替他們高興,一方面是因為喜愛棲碧、攬秀、玩清三座樓的名字而寫作。文中「詩人見景而生情,觸物而起興」二句,指出詩人往往因為看到眼前的景象而引發內心的情感波動,並將感受透過詩文表達出來。後來「觸景生情」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看見眼前景象而引發內心種種情緒。亦如清人趙翼《甌北詩話.卷四.白香山詩》:「坦易者,多觸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頭語,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意指淺顯易懂的詩,大多是因為看見眼前的景象而引發內心種種情緒,或是因為事件而興起的意念,讀起來讓人感受深刻,意味深長,值得再三玩味。
Proof of documented content
  1. 宋.王質《詩總聞.卷一○.南山有臺北山有萊》:「春夏之交,草木繁茂,詩人觸景生情。大率占國占家,皆當以氣象觀之;而其氣象,古人多即草木而觀,〈旱麓〉、〈皇矣〉之類是也。」
  2. 清.趙翼《甌北詩話.卷四.白香山詩》:「坦易者,多觸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頭語,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
  3. 《飛龍全傳》第七回:「那匡胤於路,不覺觸景生情感物動念,口中不住的短嘆長吁,低頭悶走。」
Instructions

Semantic description

看見眼前景象而引發內心種種情緒。

Usage category

用在「景物觸情」的表述上。

Example

  1. 妻子死後,他搬離兩人共同生活過的住所,避免觸景生情
  2. 看到父親生前所使用的物品,他總不免觸景生情,悲從中來。
  3. 這是他回鄉後觸景生情所寫下的一首詩,裡面充滿著傷感的情緒。
  4. 他回故鄉探親,走到小時候常去玩的地方時,不禁觸景生情,想起許多往事。
  5. 離開學校已經十幾年,如今再度返校,觸景生情,心裡竟然產生一種莫名的激動。
Identification

Ambiguous idiom

見鞍思馬睹物思人撫今追昔觸景傷情

Antisense idiom

無動於衷
Ref. words
  1. 觸景生懷
    ㄔㄨˋ ㄐㄧㄥˇ ㄕㄥ ㄏㄨㄞˊ
    chù jǐng shēng huái
    猶「觸景生情」。見「觸景生情」條。

    1. 明.楊慎《洞天玄記》第二折:「與人為主氣中和,觸景生懷變態多。」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