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逐臭之夫]

逐臭之夫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逐臭之夫
注  音ㄓㄨˊ ㄔㄡˋ ㄈㄨ
漢語拼音zhú chòu zhī fū
釋  義追逐臭味的人。典出《呂氏春秋.孝行覽.遇合》。後用「逐臭之夫」比喻有怪癖的人。
典  源《呂氏春秋.孝行覽.遇合》
遇合也無常。說,適然也。若人之於色也,無不知說美者,而美者未必遇也。故嫫母執乎黃帝,黃帝曰:「厲女德而弗忘,與女正而弗衰,雖惡奚傷?」若人之於滋味,無不說甘脆,而甘脆未必受也。文王嗜昌蒲菹,孔子聞而服之,縮頞而食之,三年然後勝之。人有大臭者,其親戚、兄弟、妻妾、知識1>無能與居者,自苦2>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說3>其臭者,晝夜隨之而弗能去4>說亦有若此者。

〔注解〕

  1. 知識:相識的朋友。
  2. 自苦:自己感到很苦惱。
  3. 說:音ㄩㄝˋ,喜悅,同「悅」。
  4. 去:離開。
典故說明《呂氏春秋》是秦相國呂不韋門下食客的集體著作,全書共二十六卷,分八覽、六論、十二紀。內容綜合九流百家,暢論天地人物,多主儒術,而參以道家、墨家之言。〈遇合〉篇主要在談論君臣相遇,能否彼此投合並無常理可循,有所遇卻一定先受喜愛,才能相投合。從前有一個人,身上散發出惡臭的氣味,他的父母、兄弟、妻妾以及朋友們,都無法和他生活在一起。他因此感到苦惱而避居於海濱。然而海濱卻有人喜歡他的臭味,終日追隨著他,不肯離開。所以人的喜好,也有如此特別而不同於常人的。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逐臭之夫」,比喻有怪癖的人。
書  證
  1. 三國魏.曹植〈與楊德祖書〉:「人各有好尚,蘭茞蓀蕙之芳,眾人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2. 宋.周煇《清波雜志》卷一二:「濱江人家得魚,留數日,俟稍敗方烹。或謂:『何不擊鮮?』云:『鮮則必腥。』海上有逐臭之夫,於此益信。」
  3.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卷二九:「蘇州又有謝時臣,號樗仙,亦善畫,頗有膽氣,能作大幅,然筆墨皆濁俗品也。杭州三司請去作畫,酬以重價。此亦逐臭之夫耳。」
  4.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回:「那上等的,自有那一班王孫公子去問津;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涎著要嘗鼎一臠。」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比喻有怪癖的人。

使用類別

用在「怪癖之人」的表述上。

例句

  1. 他特愛臭豆腐的味道,常戲稱自己是逐臭之夫
  2. 每個人的癖好不同,到處都有逐臭之夫,你何必大驚小怪?
  3. 這個氣味人人掩鼻,只有老王這個逐臭之夫,喜歡得不得了。
  4. 人人有嗜好的自由,我們對逐臭之夫應該一視同仁,予以尊重。
  5. 大家都受不了他的體味,只有小明喜歡,也可說是個逐臭之夫吧!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