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try of Education《Dictionary of Chinese Idioms》

:::

Homepage〉Idiom search〉Text〉[龍飛鳳舞]

龍飛鳳舞

Print   Add note
FontSmallMediumLarge Back to search results
Idiom龍飛鳳舞
Bopomofoㄌㄨㄥˊ ㄈㄟ ㄈㄥˋ ˇ
Pinyinlóng fēi fèng wǔ
Interpretation(一)形容書法筆勢飄逸多姿。語本南朝梁.武帝〈草書狀〉。後亦用「龍飛鳳舞」形容字跡潦草零亂。
(二)形容山勢蜿蜒起伏,氣勢磅礴。語本宋.岳珂《桯史.卷二.行都南北內》。
Allusion source
  1. 南朝梁.武帝〈草書狀〉(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梁文.卷六.武帝》引)
    厥體難窮,其類多容,婀娜如削弱柳,聳拔如裊長松。婆娑1>而飛舞鳳,宛轉而起蟠2>龍。

    〔Annotation〕

    1. 婆娑:委婉曲折。娑,音ㄙㄨㄛ。
    2. 蟠:音,ㄆㄢˊ。盤伏、盤曲。
  2. 宋.岳珂《桯史.卷二.行都南北內》
    行都之山,肇自天目,清淑扶輿之氣,鍾而為吳,儲精發祥,肇應宅緯。負山之址,有門曰朝天,南循其陝為太宮,又南為相府,斗拔起數峰,為萬松八盤嶺,下為鈞天九重之居,右為複嶺,設周廬之衛止焉。舊傳讖記1>曰:「天目山垂兩乳長,龍騫2>鳳舞到錢塘。山明水秀無人會,五百年間出帝王。」錢氏有國,世臣事中朝,不欲其語之聞,因更其末章三字曰「異姓王」,以遷就之,讖實不然也。東坡作〈表忠觀碑〉,特表出其事,而讖始章。

    〔Annotation〕

    1. 讖記:預言未來的圖錄、文字。讖,音ㄔㄣˋ
    2. 騫:音ㄑㄧㄢ,飛起。
Allusion description
  1. 草書為中國書法的一種書寫字體,為書寫方便、快速而產生,大約起於漢代。草書初創時稱為「章草」,是將隸書簡省點畫,保存波勢,草率寫成,但字字分離不相連綿。至漢末,相傳張芝脫去「章草」中保留的隸書筆畫形跡,將筆勢連綴,上下兩字時時相連,於是形成「今草」,即後世通行的草書。南朝梁武帝,名蕭衍,博學能文,並擅長書法,曾作〈草書狀〉一文,對草書變化多端的體態讚歎有加。他形容草書筆勢婀娜時如柔弱的柳樹,聳峙挺拔時如擺動的長松,婆娑委曲時如飛舞的鳳,宛轉周折時如蟠伏的龍,文云:「婆娑而飛舞鳳,宛轉而起蟠龍」,後來「龍飛鳳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書法筆勢飄逸,或形容字跡潦草零亂。
  2. 天目山位於浙江省臨安縣西北與潛縣交接處,有東西兩峰,峰頂各有一池,左右相對,池水清澈冷冽,故名為「天目」。宋代岳珂《桯史》中引錄了一段其他典籍對天目山的描述:「天目山垂兩乳長,龍騫鳳舞到錢塘。」「錢塘」指的是錢塘江,位於浙江省杭州縣城以南;「兩乳」則應指天目山的東西兩峰。這兩句話描述了天目山氣勢之奔放,峰巒起伏,蜿蜒至錢塘江。後來「龍飛鳳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山勢蜿蜒起伏,氣勢磅礴。
Proof of documented content
    1. 《老殘遊記》第九回:「抬頭看見北牆上掛著四幅大屏,草書寫得龍飛鳳舞,出色驚人。」
    1. 宋.蘇軾〈表忠觀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龍飛鳳舞,萃于臨安。」
    2. 《喻世明言.卷二一.臨安里錢婆留發跡》:「羅學究拭土辨認,乃是四句讖語,道是:『天目山垂兩乳長,龍飛鳳舞到錢塘。』」
Instructions一、

Semantic description

形容書法筆勢飄逸多姿。褒義。

Usage category

用在「筆勢豪放」的表述上。

Example

  1. 那幅龍飛鳳舞的草書,真是出色驚人!
  2. 這篇草書寫得真是龍飛鳳舞,氣勢非凡。
  3. 他寫的草書龍飛鳳舞,不愧是位書法名家。

二、

Semantic description

形容字跡潦草零亂。貶義。

Usage category

用在「筆跡潦亂」的表述上。

Example

  1. 你這龍飛鳳舞的鬼畫符,誰認得出來?
  2. 這種龍飛鳳舞的字實在很難辨認,我看給零分算了。
  3. 小明為了趕作業,字寫得龍飛鳳舞,讓老師看不懂。
  4. 瞧你的字寫得這樣龍飛鳳舞,恐怕日子久了連自己也認不得。

Identification

Ambiguous idiom

筆走龍蛇鸞翔鳳翥
Ref. words
  1. 翔龍舞鳳
    ㄒㄧㄤˊ ㄌㄨㄥˊ ˇ ㄈㄥˋ
    xiáng lóng wǔ fèng
    猶「龍飛鳳舞」。見「龍飛鳳舞」(一)。

    1. 宋.洪邁《夷堅志.支丁.卷一○.鍾離翁詩》:「李粹伯跋之曰:『字畫放逸,有翔龍舞鳳之勢,脫去尋常畦逕。」

  2. 鳳舞龍飛
    ㄈㄥˋ ˇ ㄌㄨㄥˊ ㄈㄟ
    fèng wǔ lóng fēi
    (一)即「龍飛鳳舞」。見「龍飛鳳舞」(一)。 (二)即「龍飛鳳舞」。見「龍飛鳳舞」(二)。

      1. 《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這等書法,也寫得這鳳舞龍飛,真令人拜服。」
      1. 明.湯顯祖《還魂記》第五一齣:「鳳舞龍飛作帝京,巍峨宮殿羽林兵。」

  3. 龍翔鳳舞
    ㄌㄨㄥˊ ㄒㄧㄤˊ ㄈㄥˋ ˇ
    lóng xiáng fèng wǔ
    (一)即「龍飛鳳舞」。見「龍飛鳳舞」(一)。

      1. 元.許有壬〈賀新郎.陳跡空鳧渚詞〉:「一旦飛來韓家筆,纔見龍翔鳳舞。」
      1. 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三:「山勢自西北來,如龍翔鳳舞,掀騰而下,至鳳凰山止。」

  4. 龍蟠鳳舞
    ㄌㄨㄥˊ ㄆㄢˊ ㄈㄥˋ ˇ
    lóng pán fèng wǔ
    (一)即「龍飛鳳舞」。見「龍飛鳳舞」(一)。

      1. 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三五.詩文類.宋戴遺詩》:「大字如指頂,小字如芝麻,或行或楷,真有龍蟠鳳舞之象。」
      1. 明.蔣一葵《長安客話.卷三.郊坰雜記.香山寺》:「憑欄東望,不但芙蓉十里,粳稻千頃,盡在目中,而神京龍蟠鳳舞,鬱蔥佳氣,偪窗而來。大挹山川之秀,信為諸勝地第一。」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