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try of Education《Dictionary of Chinese Idioms》

:::

Homepage〉Idiom search〉Text〉[獨當一面]

獨當一面

Print   Add note
FontSmallMediumLarge
Idiom獨當一面
Bopomofoㄉㄨˊ ㄉㄤ ㄇㄧㄢˋ (變) ㄉㄨˊ ㄉㄤ ˊ ㄇㄧㄢˋ
Pinyindú dāng yī miàn (變) dú dāng yí miàn
Interpretation獨力擔當某一方面的重任。語本《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
Allusion source《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
良至韓,韓王成以良從漢王故,項王不遣成之國,從與俱東。良說項王曰:「漢王燒絕棧道,無還心矣。」乃以齊王田榮反,書告項王。項王以此無西憂漢心,而發兵北擊齊。項王竟不肯遣韓王,乃以為侯,又殺之彭城。良亡,閒行歸漢王,漢王亦已還定三秦矣。復以良為成信侯,從東擊楚。至彭城,漢敗而還。至下邑,漢王1>下馬踞鞍2>而問曰:「吾欲捐關以東等弃之,誰可與共功者?」良3>進曰:「九江王黥布4>,楚梟將5>,與項王6>有郤7>;彭越8>與齊王田榮反梁地:此兩人可急使。而漢王之將獨韓信9>可屬10>大事,當一面。即欲捐11>之,捐之此三人,則楚12>可破也。」漢王乃遣隨何說九江王布,而使人連彭越。及魏王豹反,使韓信將兵擊之,因舉燕、代、齊、趙。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Annotation〕

  1. 漢王:劉邦(西元前247∼前195),字季,沛縣豐邑人,漢代開國之君,也是中國第一位平民皇帝。初為泗上亭長,秦末群雄並起,劉亦起於沛縣,故時人稱之為沛公。劉氏先項羽入關中,降秦王嬰,除秦苛法,與父老約法三章。項羽封劉為漢王。後劉邦定三秦,俟時機成熟,滅羽而有天下,國號漢,定都於長安。在位十二年崩。廟號高祖。
  2. 踞鞍:倚著馬鞍。踞,音ㄐㄩˋ,倚、靠。
  3. 良:張良(?∼西元前186),字子房。漢初名臣。本是韓國公子,秦滅韓,良欲復仇,乃使人椎擊始皇於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隱於下邳,而受太公兵法於圯上老人。後為高祖策劃定天下,封留侯。卒諡文成。
  4. 黥布:英布(?∼西元前196),漢初六縣(今安徽省六安縣)人。秦末從項羽入咸陽,封九江王。後降漢,破項羽於垓下,封淮南王。及韓信、彭越相繼為劉邦所誅,遂舉兵反,戰敗逃江南,為長沙哀王誘殺。因曾受黥刑,故亦稱為黥布。黥,音ㄑㄧㄥˊ
  5. 梟將:勇武的將領。梟,音ㄒㄧㄠ。
  6. 項王:項籍(西元前232∼前202),字羽,秦末下相人(今江蘇省宿遷縣)。力能扛鼎,才氣過人,與叔父項梁起兵吳中,梁敗死,籍繼為將,大破秦軍,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天下,戰無不利,但垓下(今安徽省靈壁縣東南)一戰,楚軍瓦解,項籍自刎於烏江。
  7. 郤: 通「隙」,音 ㄒㄧˋ。嫌隙。
  8. 彭越:?∼西元前196,字仲,昌邑人。為漢初名臣。佐高祖定天下,封梁王。後因人告他謀反而被殺,並誅三族。
  9. 韓信:?∼西元前196,淮陰人,年輕時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後助漢高祖伐魏、舉趙、降燕、破齊,封為齊王,後徙封楚王,高祖熒欋背叛,偽作雲夢之會,擒置咸陽,降封淮陰侯,終為呂后所殺。
  10. 屬:通「囑」,音ㄓㄨˇ,託附。
  11. 捐:以財物或土地等犒賞他人。
  12. 楚:指項籍所建立的「楚」。
Allusion description據《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載,漢初名臣張良本來是韓國的公子,韓被秦滅亡後,張良本欲復仇,但起事失敗,於是改名換姓,隱居在下邳。秦末,劉邦與項羽爭天下,張良擔任劉邦的謀士,為劉邦策畫平定天下大計,被封為留侯。在楚漢相爭多次戰役中的某一次,劉邦戰敗,退兵至下邑。軍隊停止行進後,劉邦從馬背上一躍而下,氣憤地對張良說:「如果有人能幫我出這口氣,我願意把函谷關以東之地給他。你認為誰可立此功勞?」張良回答道:「九江王英布原是楚的悍將,而且與項羽向來有嫌隙,另外彭越與齊王田榮也正準備起兵反項羽,所以英布與彭越二人應該願意做這件事。至於您自己所領的將官中,我看唯獨韓信可以受託付,承擔這樣的大事。如果您要分地,分給這三個人,他們應該可以助您攻下楚國。」劉邦聽了之後,便設法使這三人為他征戰,他們果真也立了大功。而當時張良給韓信的評語是:「可屬大事,當一面。」後來「獨當一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某人可以獨力擔當某一方面的重任。
Proof of documented content
  1. 《舊唐書.卷一三三.李晟列傳》:「時朔方節度使李懷光亦自河北赴難,軍於咸陽,不欲晟獨當一面以分己功,乃奏請與晟兵合,乃詔晟移軍合懷光軍。」
  2. 《舊唐書.卷一六一.李光進列傳》:「會朝廷徵天下兵,環申、蔡而討吳元濟,詔光顏以本軍獨當一面。」
  3. 《宋史.卷四一六.余玠列傳》:「卿人物議論皆不常,可獨當一面,卿宜少留,當有擢用。」
  4. 《明史.卷三一五.南雲土司列傳三》:「老撾土舍怕雅聞征討安南,首先思奮,且地廣兵多,可獨當一面。」
  5. 明.無名氏《運甓記》第三六齣:「自家前日因太真道徽相約會兵同進,與逆峻相持,許久不決,聞得他們將老兵疲,使我獨當一面,胸中已自懷疑。」
  6. 《孽海花》第五回:「莊壽香大刀闊斧,氣象萬千,將來可以獨當一面。」
Instructions

Semantic description

獨力擔當某一方面的重任。

Usage category

用在「獨立支撐」的表述上。

Example

  1. 他初出茅廬,哪有獨當一面的能力?
  2. 經過多年的磨鍊,他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了。
  3. 他的才華高,能力強,獨當一面毫無問題。
  4. 經過一番努力,他已經有足以獨當一面的實力了。
  5. 他的能力足可獨當一面,你可以放心地將這份重任交託給他!
  6. 我們公司由於人手不足,所以每位同仁都必須獨當一面地工作。
  7. 經過多年努力,他終於從一個小職員,晉升為可以獨當一面的高級主管。
Identification

Antisense idiom

力不勝任
Ref. words
  1. 專當一面
    ㄓㄨㄢ ㄉㄤ ㄇㄧㄢˋ (變) ㄓㄨㄢ ㄉㄤ ˊ ㄇㄧㄢˋ
    zhuān dāng yī miàn (變) zhuān dāng yí miàn
    猶「獨當一面」。見「獨當一面」條。

    1. 《三國志.卷五六.吳書.朱治朱然呂範朱桓傳.朱桓》:「今寇虜尚存,王塗未一,孤當與君共定天下,欲令君督五萬人專當一面,以圖進取,想君疾未復發也。」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