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語典》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如狼似虎]

如狼似虎

列印   加入筆記
字級設定
成  語如狼似虎
注  音ㄖㄨˊ ㄌㄤˊ ˋ ㄏㄨˇ
漢語拼音rú láng sì hǔ
釋  義(一)形容像狼、虎般行動迅速,威武勇猛。語本《尉繚子.武議》。
(二)比喻性情、手段凶狠殘暴。語本《史記·卷七·項羽本紀》。
典  源
  1. 《尉繚子.武議》
    夫將提鼓揮枹,臨難決戰,接兵角刃,鼓之而當,則賞功立名;鼓之而不當,則身死國亡。是興亡安危應在枹端,奈何無重將也。……夫將1>者,上不制2>於天,下不制於地,中不制於人。故兵者,凶器也;爭者,逆德也;將者,死官3>也,故不得已而用之。無天於上,無地於下,無主於後,無敵於前。一人之兵4>,如狼如虎,如風如雨,如雷如電,震震冥冥5>,天下皆驚。勝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觸丘陵必為之崩,無異也。

    〔注解〕

    1. 將:統領軍隊的將帥。將,音ㄐㄧㄤˋ
    2. 不制:不受約束控制。
    3. 死官:掌握戰士生死的職官。
    4. 一人之兵:軍隊如一人,比喻軍隊萬眾一心。兵,軍隊。
    5. 震震冥冥:指軍隊聲勢浩大,神祕莫測。冥,音ㄇ一ㄥˊ
  2.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
    初,宋義所遇齊使者高陵君顯在楚軍,見楚王曰:「宋義論武信君之軍必敗,居數日,軍果敗。兵未戰而先見敗徵,此可謂知兵矣。」王召宋義與計事而大說1>之,因置以為上將軍,項羽為魯公,為次將,范增為末將,救趙。諸別將皆屬2>宋義,號為卿子冠軍。行至安陽,留四十六日不進。項羽曰:「吾聞秦軍圍趙王鉅鹿,疾引兵渡河,楚擊其外,趙應其內,破秦軍必矣。」宋義曰:「不然。夫搏牛之蝱3>不可以破蟣蝨4>。今秦攻趙,戰勝則兵罷5>,我承其敝;不勝,則我引兵鼓行而西,必舉秦矣。故不如先鬥秦趙。夫被堅執銳6>,義不如公;坐而運策,公不如義。」因下令軍中曰:「猛如虎,很7>如羊,貪如狼,彊8>不可使者,皆斬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齊,身送之至無鹽,飲酒高會。天寒大雨,士卒凍飢。項羽曰:「將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歲饑民貧,士卒食芋菽,軍無見糧,乃飲酒高會,不引兵渡河因趙食,與趙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彊,攻新造之趙,其勢必舉趙。趙舉而秦彊,何敝之承!且國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內而專屬於將軍,國家安危,在此一舉。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項羽晨朝上將軍宋義,即其帳中斬宋義頭,出令軍中曰:「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陰令羽誅之。」當是時,諸將皆慴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將軍家也。今將軍誅亂。」乃相與共立羽為假上將軍。使人追宋義子,及之齊,殺之。使桓楚報命於懷王。懷王因使項羽為上將軍,當陽君、蒲將軍皆屬項羽。

    〔注解〕

    1. 說:通「悅」。高興。
    2. 屬:同「囑」。託付。
    3. 蝱:同「虻」,音ㄇㄥˊ。頭闊、眼大、體粗壯多毛,小者體形如家蠅,大者體形如熊蜂,吸食牛等牲畜血液,有時也吸食人血。
    4. 蟣蝨:指蝨子。蟣,音ㄐㄧˇ,蝨卵。
    5. 罷:通「疲」。勞乏,困倦。
    6. 被堅執銳:身穿鎧甲,手執鋒利的武器。被,通「披」。
    7. 很:違逆,不順從。
    8. 彊:通「強」,音ㄐㄧㄤˋ。固執,倔強。
典故說明(一)
「如狼似虎」典源作「如狼如虎」。《尉繚子》最早見錄於《漢書.藝文志》,是古代一部重要的兵書,書中既有戰略、戰術的運用,同時強調部隊的訓練及管理,並重視優秀將帥的選拔;另外還揭示了以權謀為核心的用兵之道。宋人所編《武經七書》即納入此書,可見其在傳統兵書裡的重要地位。〈武議〉一篇的內容在論述作戰必須要有豐厚的物資作基礎,在戰場上,如果沒有雄厚的國家經濟作後盾,根本不可能取得勝利。除此之外,還要能嚴明賞罰,軍威才得以確立。最後則是談到將帥擊鼓指揮作戰,指揮得當,立功受賞;指揮不當,則身死國亡,因此將帥的揀擇遴選不能不慎重。所謂「上不制於天,下不制於地,中不制於人。」是指身為全軍統帥,必須上不受制於天時,下不受制於地形,中則不受國君牽制。武器是殺人的工具,戰爭是違背道德的行為,將帥是掌握戰場士兵生死的職官,每場戰爭都免不了會有兵卒死傷,因此只有在不得已的狀況下才會用兵。一旦真的動起兵來,將帥就得將天時、地形、國君,以及前方的人拋在腦後,不受這些因素影響。此時,將帥所要做的,便是讓全軍兵士如同一人一樣,全體一心,步調一致,行動起來像狼、虎那樣迅速勇猛,像風、雨般的急驟,像雷、電般的暴烈,聲勢浩大,行動神祕莫測,使天下人都感到驚懼。後來「如狼似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像狼、虎般行動迅速,威武勇猛。
(二)
項羽是秦末有名的戰將,軍功彪炳,有關他帶兵作戰崛起的過程,《史記.項羽本紀》中有詳細的記載。秦末,各地群雄並起,項羽與叔父項梁也一起加入反秦起義的行列。起兵之初,因為陸續建立戰功而吸引許多人加入陣營。後來,他們順利找到楚懷王的嫡孫熊心,於是擁立熊心為楚王,準備滅秦立楚的建國大業。但是楚王即位後,因為欣賞宋義的足智多謀而封他為上將軍,任命驍勇善戰的項羽為次將,這時已埋下兩人未來衝突的導火線。後來秦軍章邯在擊殺項梁後,轉而發兵鉅鹿圍困趙軍,楚王便命令宋義帶兵前往救援,但因為兵力懸殊,宋義竟然發兵不前,想作壁上觀。但項羽卻不認同,便向宋義說:「我們應該趕快率兵渡河,楚軍從外面攻打,趙軍在裡面接應,秦軍兩面受敵,定然可以打敗秦軍。」沒想到宋義卻以牛虻為喻,回應項羽的質疑,說明牛虻雖然能叮咬體型大上數倍的牛而造成傷害,卻無法損傷小小的蟣蝨。所以宋義認為當前局勢不如先讓秦、趙兩軍相鬥,楚軍即可坐收漁翁之利。宋義更進一步說道:「若論披堅甲執銳兵,勇戰前線,我宋義比不上你項羽;但若論坐於軍帳中運籌帷幄,則項羽你比不上我宋義。」在這場出兵作戰論辯後,宋義以上將軍名義通令全軍:「軍隊中有凶猛如虎,乖戾如羊,貪婪如狼,倔強不聽指揮的,一律斬殺。」後來「如狼似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性情、手段凶狠殘暴。
書  證
    1. 《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四:「這些趙家人個個如狼似虎,見了好東西便搶,珠玉犀象之類,狼籍了不知多少。」
    2. 《水滸傳》第七八回:「如今放著這一班好弟兄,如狼似虎的人,那十節度已是背時的人了,兄長何足懼哉!」
    3.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知縣添差應捕十來人,急命拘來。公差如狼似虎,到汪錫門口,發聲喊,打將進去。急得王婆懸梁高吊。」
    4. 《文明小史》第七回:「那裡容他說話?早被傅知府吆喝兩聲,衙役們如狼似虎一般,早拿他撳在地下了。當時喝問名字,回稱黃强甫,正與單子上相同。」
    5. 《官場現形記》第一四回:「只見四個親兵,如狼似虎,早把柏都司按下,舉起軍棍,一聲吆喝,那軍棍就從柏都司身上落下來。」
    6. 《萬年清奇才新傳》第一六回:「雷大鵬聽見方世玉三字,正是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咬牙切齒,怒目圓睛,大喝道:『今日不報父母之仇,誓不為人!』舉起八十二斤雙頭鑌鐵棍,如狼似虎,沒頭沒腦,如雨點一般打將過來。」
    7. 《精忠岳傳》第一三回:「見了這些酒餚,也不聽他們談天說地,好似渴龍見水,如狼似虎的吃個精光,方纔住手。」
    1. 元.無名氏《盆兒鬼》第四折:「夫妻每當夜生心,都狠毒如狼似虎。被殺死一命歸陰,又將我燒灰搗骨,夾泥水捏做盆兒。」
    2. 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如今監收媳婦,公人如狼似虎,相公又生嗔發怒。」
    3. 《醒世恆言.卷四.灌園叟晚逢仙女》:「手下用一班如狼似虎的奴僕,又有幾個助惡的無賴子弟,日夜合做一塊,到處闖禍生災,受其害者無數。」
    4. 《七劍十三俠》第七二回:「如那一個小小縣官,怎麼吃得住那一班如狼似虎的惡賊?所以知縣官亦迫於勢之無可如何,只得多事不如省事。」
    5. 《何典》第三回:「話說活鬼自被土地捉去,下在暗地獄裡,伸手不見五指頭的,已覺昏悶;再加一班牢頭禁子,個個如狼似虎,把他擺佈得三分像人,七分像鬼,要死弗得活,真是度日如年。」
    6. 《檮杌閒評》第三三回:「兩邊答應一聲,走上許多惡狠狠的校尉來,如狼似虎的把六個犯官揪番在地,用盡氣力各打四十大板。」
用法說明一、

語義說明

形容像狼、虎般行動迅速,威武勇猛。

例句

  1. 那支氣勢如虹的球隊,在場上表現得如狼似虎,對手毫無招架之力。
  2. 特種部隊成員在嚴厲的訓練下,個個如狼似虎,戰力十足。
  3. 不要把對手想成如狼似虎,否則還沒上場比賽,自己就先失去信心。
  4. 已經幾餐沒吃的他,看到炒麵一上桌,顧不得旁人目光,便如狼似虎地吃了起來。

二、

語義說明

比喻性情、手段凶狠殘暴。

例句

  1. 他那如狼似虎的惡狠行徑,無疑是對國家公權力的挑戰。
  2. 警方布下天羅地網,終於將這如狼似虎的歹徒繩之以法。
  3. 他身邊養了一批如狼似虎的手下,經常透過暴力手段牟取利益。
  4. 這群來討債的人個個手持棍棒,如狼似虎,冷血凶殘的模樣,令人心生恐懼。

參考詞語
  1. 似虎如狼
    ˋ ㄏㄨˇ ㄖㄨˊ ㄌㄤˊ
    sì hǔ rú láng
    即「如狼似虎」。見「如狼似虎」(一)。

    1. 《五美緣》第一九回:「幌幌鳴鑼軍士懼,悠悠喝道鬼神驚。紅黑帽似虎如狼,夜不收如魔似怪。明幌幌刀輪出鞘,寒森森戉斧驚人。」
    2. 《豆棚閑話》第一一則:「那些手下兵丁,似虎如狼的,一哄就起,先把本縣知縣殺了,劫了庫藏,燒了城樓,一路逢人就殺。」

  2. 如狼如虎
    ㄖㄨˊ ㄌㄤˊ ㄖㄨˊ ㄏㄨˇ
    rú láng rú hǔ
    (一)即「如狼似虎」。見「如狼似虎」(一)。 (二)即「如狼似虎」。見「如狼似虎」(二)。

      1. 《尉繚子.武議》:「一人之兵,如狼如虎,如風如雨,如雷如電,震震冥冥,天下皆驚。」 (源)
      2. 《英烈傳》第五二回:「方彝走進轅門,但見劍戟森森,弓刀整肅,遠望著裡面,文忠凜然端坐,階前如狼如虎的將官,排立兩行,就如追魂奪魄的一般,甚是畏懼,蹜蹜的走至帳中。」
      1. 明.李賢〈天順日錄〉:「錦衣衛官校,差出提人,惟財是圖,動以千萬計。……一出於外如狼如虎,貪財無厭,寜有紀極?」
      2. 明.曹端〈夜行燭〉:「今人多昵妻子之愛,忘兄弟之親。小則鬩牆鬥狠,大則分門割戶。側目相視,如讎如敵,切齒相恨,如狼如虎。」
      3.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兩邊如狼如虎的公人,把舵工拖翻,二十毛板,打的皮開肉綻。」

  3. 如虎如狼
    ㄖㄨˊ ㄏㄨˇ ㄖㄨˊ ㄌㄤˊ
    rú hǔ rú láng
    即「如狼似虎」。見「如狼似虎」(二)。

    1. 宋.邵雍〈偶書〉:「賢德之人所居之處,如芝如蘭,使人愛慕;凶惡之人所居之處,如虎如狼,使人怕怖。」
    2. 明.鄭真〈擬晉平王敦頌〉:「維我有晉,自天受命,君臣之綱,萬世彝訓。蠢彼逆臣,恃功以驕,如虎如狼,如獍如梟。」
    3. 《文明小史》第六回:「至於已經被拿的幾家家族,男人已被拿去,收在監裡,家中剩得妻兒老小、哭哭啼啼,尚不知這事將來如何了局,怎禁得一般如虎如狼的公差,又來訛詐?」

  4. 如龍似虎
    ㄖㄨˊ ㄌㄨㄥˊ ˋ ㄏㄨˇ
    rú lóng sì hǔ
    猶「如狼似虎」。見「如狼似虎」(一)。

    1. 《西湖佳話.岳墳忠迹》:「馬上的將官,縱如龍似虎,馬倒了,都倒栽蔥跌將下來,夾在馬倒中,那裡掙扎得起?」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