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 | 電子書

扞格不入(格格不入)

參考詞語

‧格格不入

音讀與釋義

注  音

ㄏㄢˋ ㄍㄜˊ ㄅㄨˋ ㄖㄨˋ (變) ㄏㄢˋ ㄍㄜˊ ㄅㄨˊ ㄖㄨˋ

漢語拼音

hàn gé bù rù (變) hàn gé bú rù

釋  義

義參「格格不入」。見「格格不入」條。

典  源

此處所列為「格格不入」之典源。
宋.陸九淵〈與徐子宜書〉其二(據《象山全集》卷五引)
婺女之行道經上饒,往往聞說其守令無狀,與臨川大不相遠。既而,聞景明劾罷上饒、南康二守,方喜今時監司乃能有此,差強人意。劉文潛作漕江西,光前絕後,至其帥湖、廣,乃遠不如在江西時,人才之難如此。某人始至,人甚望之。舊聞先兄稱其議論,意其必不碌碌,乃大不然。明不足以得事之實,而姦黠得以肆其巧;公不足以遂其所知,而權勢得以為之制。自用之果,反害正理。正士見疑,忠言不入,護吏而疾民,陽若不任吏而實陰為所賣。姦猾之謀,無不得逞;賄賂所在,無不如志。聞有一二行遣,形若治吏而偽文詭辭、諂順乞憐者,皆可回其意。下人轉移其事,如轉戶樞,胥輩窺之審、玩之熟,為日久矣。所欲為者,如取如攜1>,不見有毫髮畏憚之意。惟其正論誠意,則扞格2>而不入,乃以此自謂其明且公也。

〔註解〕

  1. 如取如攜:想要什麼就拿什麼。指貪瀆巧取之行。
  2. 扞格:互相牴觸。扞,音ㄏㄢˋ

書  證

  1. 宋.陸九淵《象山先生全集.卷五.書.與徐子宜書其二》:「所欲為者,如取如攜,不見有毫髮畏憚之意。惟其正論誠意,則扞格而不入,乃以此自謂其明且公也。」(源)

參考詞語

  • 格格不入

    注  音

    ㄍㄜˊ ㄍㄜˊ ㄅㄨˋ ㄖㄨˋ (變) ㄍㄜˊ ㄍㄜˊ ㄅㄨˊ ㄖㄨˋ

    漢語拼音

    gé gé bù rù (變) gé gé bú rù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