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 | 電子書

路不拾遺

參考詞語

‧塗不拾遺 ‧路無拾遺 ‧道不拾遺

音讀與釋義

注  音

ㄌㄨˋ ㄅㄨˋ ˊ ˊ

漢語拼音

lù bù shí yí

釋  義

「路不拾遺」之「路」,典源作「道」。在路上看見別人的失物,不會據為己有。形容社會風氣良好。#語本《戰國策.秦策一》。

典故說明

「路不拾遺」原作「道不拾遺」。商鞅原本是衛國的貴族,喜好刑名之學,事魏相公叔痤。後公叔痤死,魏王不用,於是逃亡至秦國,得到秦孝公賞識,用為秦國宰相。商鞅治理秦國,實行變法,施行法令極其澈底,一切公正無私。懲治犯罪之人,不避強權貴族;獎賞有功者,也不會偏袒親信。即使是太子犯法,也處罰其老師,施以黥劓之刑。新法施行一年後,路上有別人遺失的物品,大家都不會把它撿起來據為己有,人民對於不應得的東西,也不會任意地攫取,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在軍政方面,國家軍備也顯得十分強大,諸侯各國因此都很畏懼秦國。後來「路不拾遺」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形容社會風氣良好。「路不拾遺」的實際例子,分別在《韓非子.內儲說下》及《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有記載:孔子在魯國的時候,把魯國治理得很好。春秋時鄭國的子產當了五年宰相,也把國家治理得很好。二者都讓國家出現了「道不拾遺」的太平景象。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不會撿拾路上失物,據為己有;形容社會風氣良好。褒義。

使用類別

用在「治安良好」的表述上。

例句

  1.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正是社會治安良好的最佳寫照。
  2. 這個地方的社會風氣很好,人人路不拾遺,家家夜不閉戶。
  3. 官吏廉明,上行下效,這個地方確實已經達到路不拾遺的境界。
  4. 就當前世道人心而言,能夠做到路不拾遺的君子,恐怕為數不多。
  5. 這個小鎮的治安還算良好,居民雖然不能夜不閉戶,最少大家路不拾遺

辨  識

近義

夜不閉戶

參考詞語

  • 塗不拾遺

    注  音

    ㄊㄨˊ ㄅㄨˋ ˊ ˊ

    漢語拼音

    tú bù shí yí

    釋  義

    即「路不拾遺」。見「路不拾遺」條。
    1. 《史記.卷四七》:「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於塗;塗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
  • 路無拾遺

    注  音

    ㄌㄨˋ ˊ ˊ ˊ

    漢語拼音

    lù wú shí yí

    釋  義

    即「路不拾遺」。見「路不拾遺」條。
    1. 《孔子家語.卷一》:「長幼異食,強弱異任,男女別塗,路無拾遺,器不雕偽。」
    2. 明.徐元《八義記.第一五齣》:「今夕拜告神祗,願滿朝文武,各依官職,讒言不入,軍民路無拾遺。」
  • 道不拾遺

    注  音

    ㄉㄠˋ ㄅㄨˋ ˊ ˊ

    漢語拼音

    dào bù shí yí

    釋  義

    即「路不拾遺」。見「路不拾遺」條。
    1. 《戰國策.秦策一》:「期年之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
    2. 唐.司空圖〈解縣新城碑〉:「人皆知恥,道不拾遺;視禮法之率由,信恩威之並濟。」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