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 | 電子書

豁然貫通

音讀與釋義

注  音

ㄏㄨㄛˋ ㄖㄢˊ ㄍㄨㄢˋ ㄊㄨㄥ

漢語拼音

huò rán guàn tōng

釋  義

因對事理領悟通曉,而能全盤理解。語出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大學章句.五章》。
△「恍然大悟」

典故說明

朱熹(西元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南宋婺源人。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也是南宋閩學的創始人。他一生著述頗多,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詩集傳》和《四書章句集注》二書,成為後來歷朝學子必讀的教科書。他的學說源自北宋的程顥、程頤,世人常以「程朱學派」稱之。《大學》,原本是《禮記》中的一篇,朱熹將其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並為之作注。《大學》之道在於闡發為人修養、處世的道理,包含了「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大綱領,「止、定、靜、安、慮、得」六個修養程序,以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實踐條目。此章為朱熹進一步解說「格物致知」的道理。所謂「致知在格物」,就是要推廣我們的知識,去窮究每一事物的義理。人心是靈明的,是具有識見的,每一個事物也都有它的道理,只是我們都沒有將事理研究澈底,使得知識無法達到完善的境界。所以教學一定要讓求學之人,運用已知的道理做基礎,更進一步的去鑽研窮究,以求造詣達於極點。努力研究的時間久了,自然有一天會「豁然貫通」,也就是頓時領悟明白,貫串了前後的事理。這樣一來,對於一切事物的內外大小,無不通曉。這就是窮究事物的義理,也是達於知識的極點。後來從這裡摘錄出「豁然貫通」這句成語,用來指因對事理領悟通曉,而能全盤理解。「豁然」一詞本來指的就是由閉塞而開朗的樣子,如「豁然開朗」就是這個意思。用於道理的了解方面,則有如茅塞頓開,是一種覺悟、領悟的心境轉變過程,因此和「豁然貫通」相似的成語,如:「豁然大悟」、「豁然開悟」、「豁然省悟」等都有此義。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因對事理領悟通曉,而能全盤理解。

使用類別

用在「領會貫通」的表述上。

例句

  1. 經過大師的指點,我對這套魔術的訣竅才豁然貫通
  2. 老子「無為」的哲理經老師講解後,我便豁然貫通了。
  3. 看到他露出會心的微笑,我就知道他對這問題,已經豁然貫通了。
  4. 要沒有你的指點,我就是一味苦思,也無法對這個道理豁然貫通
  5. 我親自到埔里參觀了手抄紙廠之後,對宣紙的製作過程才豁然貫通

辨  識

近義

恍然大悟、茅塞頓開、豁然大悟、豁然開朗

反義

一竅不通、大惑不解、百思不解
「豁然貫通」及「恍然大悟」都有領悟了解的意思。
「豁然貫通」側重於對事物全盤了解;「恍然大悟」側重於猛然醒悟的理解,通常帶有驚嘆的情緒。
豁然貫通恍然大悟辨似例句
我親自到埔里參觀了手抄紙廠之後,對宣紙的製作過程才
這件事我本來弄不清楚,經他這麼一說,我才,當然不再反對。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