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錐之地
參考詞語
‧卓錐之地 ‧立錐之土 ‧置錐之地音讀與釋義
注 音
漢語拼音
lì zhuī zhī dì釋 義
豎立錐子的地方。比喻極微小的地方。常用「無立錐之地」表示無可容身之處。#語本《莊子.盜跖》。典 源
#《莊子.盜跖》1>〔註解〕
- 典故或見於《呂氏春秋.離俗覽.為欲》。
- 堯舜:唐堯與虞舜的合稱。堯,古帝陶唐氏的號,相傳為帝嚳次子,初封於陶,又封於唐,在位百年,有德政,後傳位於舜。舜,姓姚,名重華。因建國於虞,故稱為虞舜或有虞氏。性至孝,堯用之,使攝位三十年,後受禪為天子,都於蒲阪。在位四十八年,南巡,崩於蒼梧之野。傳位於禹。
- 錐:錐子。
- 湯武:商湯與周武王。湯,名履,商朝的開國君主,生卒年不詳。夏桀無道,湯興兵伐之,放桀於南巢,遂有天下,國號商,在位三十年崩。武,周武王,姓姬名發,文王之子,生卒年不詳。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伐商,大戰於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
〔典源參考〕
《呂氏春秋.離俗覽.為欲》使民無欲,上雖賢,猶不能用。夫無欲者,其視為天子也,與為輿隸同;其視有天下也,與無立錐之地同;其視為彭祖也,與為殤子同。天子至貴也,天下至富也,彭祖至壽也,誠無欲,則是三者不足以勸。輿隸至賤也,無立錐之地至貧也,殤子至夭也,誠無欲,則是三者不足以禁。
典故說明
莊子是戰國時代的思想家,提倡自然無為、逍遙自在的人生觀,政治上則祟尚無為而治,因此對儒家的禮教規範與追求王天下的理念加以抨擊。〈盜跖〉一篇則是藉著一位名叫跖的古代大盜之口,來發表反儒家的言論。文中敘述盜跖是魯國賢人柳下惠的弟弟,但卻和哥哥高尚的品德不同,他帶著手下到處搶人錢財,擄人婦女,以暴力橫行天下,所到之處都引起當地的恐慌,人民叫苦連天。孔子看不過這種行為,前去規勸他,說他既長得高大英俊,又聰明勇敢,淪為盜賊實在太可惜了,我願意幫你出使各地,建立屬於你自己的城池,尊你為諸侯,以成聖人之道。盜跖聽了不但不接受,還勃然大怒地說:「你這分明是在收買我,自己有了大城有何用處?堯舜湯武等古代君王擁有全天下,他們的子孫現在又在何處?柳下惠和孔子並非同時代,而盜跖也無法證實是否真有其人。本篇是寓言性質,莊子籍這篇故事表達自己崇尚自由無為的觀念。文中使用「無置錐之地」來形容堯舜湯武的子孫現在的處境,像連豎立一根錐子這樣小的地方都沒有。後來「立錐之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極微小的地方。書 證
- 《呂氏春秋.離俗覽.為欲》:「夫無欲者,其視為天子也,與為輿隸同;其視有天下也,與無立錐之地同;其視為彭祖也,與為殤子同。」
- 《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今秦失德弃義,侵伐諸侯社稷,滅六國之後,使無立錐之地。」
- 《晉書.卷二一.禮志下》:「虞舜體仁孝之性,盡事親之禮,貴為天王,富有四海,而瞽叟無立錐之地,一級之爵。」
- 《隋書.卷二九.地理志上》:「子弟無立錐之地,功臣無尺土之賞。」
- 《蕩寇志》第一六回:「草木有心,何至背恩若此?無奈權臣煽威,四海雖大,無希真立錐之地。」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比喻極微小的地方。使用類別
用在「微小空間」的表述上。例句
- 操場上人山人海,大家擠得幾乎沒有立錐之地。
- 我到達演唱會會場時,已擠滿了歌迷,幾乎沒有立錐之地。
- 他窮得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只有靠著救濟金過日子。
- 他剛宣布破產,房子也被查封,這下真地連立錐之地都沒有了!
- 在我窮困潦倒的時候,常常在想:「天下之大,難道就沒有我立錐之地嗎?」
- 他家雖窮得幾乎無立錐之地,但促使他更加努力向學,希望有一天能改善家人的生活。
辨 識
近義
立足之地、容身之地、彈丸之地參考詞語
- 卓錐之地
注 音
ㄓㄨㄛˊ ㄓㄨㄟ ㄓ ㄉㄧˋ 漢語拼音
zhuó zhuī zhī dì釋 義
卓,立。「卓錐之地」即「立錐之地」。見「立錐之地」條。- 《祖堂集.卷一九》:「去年未是貧,今年始是貧;去年無卓錐之地,今年錐亦無。」
- 立錐之土
注 音
ㄌㄧˋ ㄓㄨㄟ ㄓ ㄊㄨˇ 漢語拼音
lì zhuī zhī tǔ釋 義
即「立錐之地」。見「立錐之地」條。- 《三國志.卷一六》:「舊大族田地有餘,而小民無立錐之土;慈皆隨口割賦,稍稍使畢其本直。」
- 置錐之地
注 音
ㄓˋ ㄓㄨㄟ ㄓ ㄉㄧˋ 漢語拼音
zhì zhuī zhī dì釋 義
即「立錐之地」。見「立錐之地」條。- 《莊子.盜跖》:「堯舜有天下,子孫无置錐之地;湯武立為天子,而後世絕滅;非以其利大故邪?」
- 宋.陳亮《陳亮集.卷八》:「且昔者漢高帝嘗創業矣,倡義草莽,無置錐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