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跳如雷
參考詞語
‧暴躁如雷 ‧爆燥如雷音讀與釋義
注 音
漢語拼音
bào tiào rú léi釋 義
暴躁得像打雷一樣猛烈。形容脾氣暴躁。語本無名氏〈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後用「暴跳如雷」形容人急怒時跳腳吼叫的樣子。△「大發雷霆」
典 源
無名氏〈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據《玉臺新詠》卷一引)〔註解〕
- 區區:原指方寸之心,引申用以形容真情摯意。
- 盤石:大石。
- 蒲葦:即蘆葦,禾本科蘆屬,多年生草本。多生長於溪流兩岸或沼澤、溼地等水分充足的地方。莖細緻強韌,可編織蘆簾、蘆蓆。
- 紉:音ㄖㄣˋ,通「韌」,柔軟而結實。
典故說明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是漢代文學史上最長的敘事詩,作者已不可考,當為東漢建安時的作品,內容是記述焦仲卿與其妻劉蘭芝的故事。據詩前敘言,兩人的婚姻因仲卿母阻撓,仲卿不得不休妻。蘭芝返回娘家,本立誓絕不改嫁,待仲卿有朝一日迎回她,卻因家人不斷逼迫,只好投水自盡,仲卿得知這個消息後,也在庭院中上吊以殉情。這樣的結局,其實蘭芝早有預言,當被遣送回娘家,臨別之際就對丈夫說:「我會一直感念著你對我的情真意摯,希望你不久後就會來接我回去。對於我們之間的誓約,你當如巨石一般堅定不移,我也將如蒲葦一般柔軟卻堅韌。可是我家裡有性情暴烈的父親和兄長,恐怕不會讓我稱心如意,他們必定會不斷的折磨我。」果不其然,蘭芝回家後先是受到母親的譴責,當有人上門提親時,大家便逼她改嫁。結果,這一對苦戀的男女,終究只能走上死亡一途,在死後,才得以合葬,達成生死相依的期許。仲卿與蘭芝的婚姻悲劇,表達出青年男女爭取愛情和美滿婚姻的願望,引發讀者無限的同情。詩中有「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二句,後來「暴跳如雷」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本用以形容脾氣暴躁,現在則多用來形容人急怒時跳腳吼叫的樣子。書 證
- 《醒世姻緣傳》第七七回:「這素姐能有甚麼涵養,容得這等的事?暴跳如雷,即刻就要進京,算計翻江攪海,大鬧京師。」
- 《儒林外史》第五四回:「賣人參的聽了,『啞叭夢見媽,說不出的苦』,急得暴跳如雷。」
- 《鏡花緣》第八八回:「那美女聽了,氣的暴跳如雷。」
- 《鏡花緣》第九八回:「遙見山下立著一條大漢,不知為甚暴跳如雷,喊了一聲,把頭直朝山上觸去。」
- 《蕩寇志》第一二回:「劉母氣得暴跳如雷,拍著桌子大罵:『賤婢!把我當做什麼人,這般頂撞!』」
- 《蕩寇志》第六一回:「呼延灼一聽,又氣又羞,又怒又悔,只在城下暴跳如雷。」
-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裁縫道:『曾中堂叫曾國藩,不叫滌生。』他聽了,登時暴跳如雷起來,大喝道:『你可反了!提了曾中堂的正諱叫起來,你知道這兩個字,除皇帝,誰敢提在口裡?』」
-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三回:「舅太爺聽了,暴跳如雷,喝叫綑了書僮,逕奔上樓來。」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形容人急怒時跳腳吼叫的樣子。使用類別
用在「激憤惱怒」的表述上。例句
- 聽到這些傳聞,他一時情緒激動,暴跳如雷。
- 當他看到兒子的成績單竟是滿江紅,氣得暴跳如雷。
- 看著父親暴跳如雷的樣子,畏縮一旁的兒子嚇得哭了起來。
- 看到有人釀假酒毒死人的新聞,老王氣得暴跳如雷,破口大罵。
- 一輛汽車急駛過來,把那攤販的貨物弄翻一地,老闆氣得暴跳如雷。
- 要是知道年紀還小的女兒交了男朋友,那位頑固老爹必定會暴跳如雷。
- 他被惹得暴跳如雷,但又懼怕對方的勢力,只好邊罵邊退,離開了現場。
- 為了這麼芝麻點大的事,你就氣得暴跳如雷,結果造成血壓高,值得嗎?
- 他一聽到這消息,氣得暴跳如雷,但除了大吼大叫外,卻一點辦法也沒有。
辨 識
近義
大發雷霆、咆哮如雷、勃然大怒反義
心平氣和、怒不變容「暴跳如雷」及「大發雷霆」都是用來形容發怒的樣子。 。
「暴跳如雷」側重於急怒時跳腳吼叫的樣子;「大發雷霆」側重於極度憤怒並加以喝斥。
暴跳如雷 | 大發雷霆 | 辨似例句 |
---|---|---|
○ | ㄨ | 他一聽到這消息,氣得~,但除了大吼大叫外,卻一點辦法也沒有。 |
ㄨ | ○ | 小弟偷了人家的東西,父親~地把他教訓了一頓。 |
參考詞語
- 暴躁如雷
注 音
ㄅㄠˋ ㄗㄠˋ ㄖㄨˊ ㄌㄟˊ 漢語拼音
bào zào rú léi釋 義
猶「暴跳如雷」。見「暴跳如雷」條。- 《醒世恆言.卷八》:「劉媽媽因玉郎走了,又不捨得女兒,難為一肚子氣,正沒發脫,見老公倒前倒後,數說埋怨,急得暴躁如雷。」
- 《儒林外史.第六回》:「兩隻船上船家都慌了,一齊道:『……若是送到縣裡,他那裡耽得住?如今只是求嚴老爺開恩,高抬貴手,恕過他罷。』嚴貢生越發惱得暴躁如雷。」
- 爆燥如雷
注 音
ㄅㄠˋ ㄗㄠˋ ㄖㄨˊ ㄌㄟˊ 漢語拼音
bào zào rú léi釋 義
猶「暴跳如雷」。見「暴跳如雷」條。- 《西遊記.第一八回》:「行者把一隻手扶著行李,一隻手抵住那人,憑他怎麼支吾,只是不能抓著。行者愈加不放,急得爆燥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