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山轉海(排山倒海)
參考詞語
‧排山倒海音讀與釋義
注 音
漢語拼音
huí shān zhuǎn hǎi釋 義
義參「排山倒海」。見「排山倒海」條。典 源
此處所列為「排山倒海」之典源。#袁山松《後漢書》(據《太平御覽.卷九二.皇王部.孝獻皇帝》引)1>
〔註解〕
- 典故或見於《魏書.卷五四.高閭列傳》。
- 曹氏:即曹操(西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東漢沛國譙人。有雄才,多權術,能文學。起兵擊黃巾,討董卓,漸次減削諸雄,自為丞相,拜大將軍,爵魏公,旋進爵魏王,加九錫。後卒於洛陽,子丕篡漢。追諡武帝,廟號太祖。
- 勤王:王室有難,起兵救援靖亂。
- 負鼎而趨:指曹操以輔佐名義,爭霸一方。負鼎,指伊尹背負罪俎見湯,以烹調比喻致王道之事。趨,行走、追逐。
- 假:借。
〔典源參考〕
《魏書.卷五四.高閭列傳》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騎數十萬南臨瓜步,諸郡盡降,而盱眙小城,攻而弗克。班師之日,兵不戍一郡,土不闢一廛。夫豈無人,以大鎮未平,不可守小故也。堰水先塞其源,伐木必拔其本。源不塞,本不拔,雖翦枝竭流,終不可絕矣。
書 證
- 唐.李白〈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詩:「迴山轉海不作難,傾情倒意無所惜。」
參考詞語
- 排山倒海
注 音
ㄆㄞˊ ㄕㄢ ㄉㄠˇ ㄏㄞˇ 漢語拼音
pái shān dǎo hǎ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