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 | 電子書

有名亡實(有名無實)

參考詞語

‧有名無實

音讀與釋義

注  音

ㄧㄡˇ ㄇㄧㄥˊ ˊ ˊ

漢語拼音

yǒu míng wú shí

釋  義

義參「有名無實」。見「有名無實」條。

典  源

此處所列為「有名無實」之典源。
#《國語.晉語八》1>
叔向2>見韓宣子3>,宣子憂貧,叔向賀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無以從二三子4>,吾是以憂,子賀我何故?」

〔註解〕

  1. 典故或見於《管子.明法解》。
  2. 叔向:羊舌肸(ㄒㄧˋ),字叔向,春秋時晉國人,生卒年不詳。食邑在楊,或稱楊肸。羊舌職之次子。學問淵博,善於辭令。晉平公二十二年,曾致書鄭子產,反對鑄刑書。
  3. 韓宣子:春秋晉國人,生卒年不詳。韓獻子之子,晉國六卿之一。
  4. 從二三子:跟隨諸卿贈送財物。二三子,指晉諸卿。

〔典源參考〕

《管子.明法解》
明主在上位,則竟內之眾盡力以奉其主,百官分職致治,以安國家。亂主則不然,雖有勇力之士,大臣私之,而非以奉其主也;雖有聖智之士,大臣私之,非以治其國也。故屬數雖眾,不得進也;百官雖具,不得制也。如此者,有人主之名而無其實,故〈明法〉曰:「屬數雖眾,非以尊君也;百官雖具,非以任國也。」此之謂國無人。

書  證

  1. 《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黃霸》:「並行偽貌,有名亡實。」

參考詞語

  • 有名無實

    注  音

    ㄧㄡˇ ㄇㄧㄥˊ ˊ ˊ

    漢語拼音

    yǒu míng wú shí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