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 | 電子書

井底蝦蟆(井底之蛙)

參考詞語

‧井底之蛙

音讀與釋義

注  音

ㄐㄧㄥˇ ㄉㄧˇ ㄏㄚˊ ㄇㄚˊ

漢語拼音

jǐng dǐ há má

釋  義

義參「井底之蛙」。見「井底之蛙」條。

典  源

此處所列為「井底之蛙」之典源。
《莊子.秋水》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鼃1>(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2>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3>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4>也。今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吾在[於〕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穀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

〔註解〕

  1. 鼃:音ㄨㄚ,同「蛙」。
  2. 拘於虛:受到居住地方的限制。虛,指空間而言。
  3. 曲士:鄙陋之人。曲,音ㄑㄩ。
  4. 束於教:受到本身所學的束縛。

書  證

  1. 《五燈會元.卷一○.雲蓋用清禪師》:「師曰:『一缾淨水一爐香。』(僧)曰:『此猶是井底蝦蟆。』」
  2. 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三齣:「妾閱人多矣,皆是井底蝦蟆,未有中原麟鳳。」

參考詞語

  • 井底之蛙

    注  音

    ㄐㄧㄥˇ ㄉㄧˇ ㄨㄚ

    漢語拼音

    jǐng dǐ zhī wā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