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 | 電子書

生靈塗炭

參考詞語

‧塗炭生民 ‧塗炭生靈 ‧民生塗炭 ‧生民塗炭 ‧生靈塗地 ‧生齒塗炭

音讀與釋義

注  音

ㄕㄥ ㄌㄧㄥˊ ㄊㄨˊ ㄊㄢˋ

漢語拼音

shēng líng tú tàn

釋  義

生靈,人民、百姓。「生靈塗炭」指人民生活陷於泥沼和炭火之中。形容人民處於極端艱苦的困境。語出《晉書.卷一一五.苻丕載記》。
△「民不聊生」、「民墜塗炭」

典故說明

據《晉書.卷一一五.苻丕載記》載:淝水之戰前秦苻堅大敗,姚萇趁機叛變殺死苻堅,並且在長安稱帝建立後秦;同一時間,慕容垂也自立為王,建立後燕,原本統一的北方政權再度分裂。這時幽州刺史王永,擁戴苻堅的長庶子苻丕為帝(即前秦哀平帝)在晉陽即位,並且向州郡發出文書聲討姚萇和慕容垂,在第二篇檄文中說:「天下動亂,外族入侵,先帝苻堅死在賊人手上,京都長安淪陷,國家衰弱,人民處境艱苦有如陷於泥沼和炭火之中。但上天沒有讓秦滅亡,主上英明神武,一定可以光復國土。」王永希望各州郡官員接到文書之後,在孟冬上旬率兵到臨晉會師,準備和姚萇、慕容垂決戰,可是,結果仍然不敵,王永兵敗後,苻丕南逃,他最後被晉將馮該殺死。「生靈塗炭」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形容人民處於極端艱苦的困境。此外,在《書經.仲虺之誥》中有一句話:「有夏昏德,民墜塗炭」,意思是說:夏桀昏庸不能體恤人民,以致人民生活陷入艱困。文中「民墜塗炭」的語義和《晉書.卷一一五.苻丕載記》中的「生靈塗炭」相近似,也可參考之。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形容人民處於極端艱苦的困境。

使用類別

用在「處境艱難」的表述上。

例句

  1. 聖君視民如傷,暴君坐觀生靈塗炭
  2. 我們希望最好不再有戰爭,以免生靈塗炭
  3. 戰國時代列強爭霸,長年戰事不斷,舉世生靈塗炭
  4. 有些國家內戰連年,當然免不了生靈塗炭,民怨四起。
  5. 一旦發生戰爭,就免不了生靈塗炭,為政者豈可不慎?
  6. 上憫國難,下痛生靈塗炭,杜甫因此寫下很多感人肺腑的詩篇。
  7. 古人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正可說明戰爭帶來生靈塗炭的景況。

辨  識

近義

水深火熱、民不聊生、赤地千里、哀鴻遍野

反義

四海昇平、安居樂業、國泰民安、豐衣足食
「民不聊生」及「生靈塗炭」都有人民生活困苦的意思。
「民不聊生」側重於生計的困頓;「生靈塗炭」則側重於所處的境遇,可用於受災或暴政統治等狀況。
民不聊生生靈塗炭辨似例句
非洲某些地區長期乾旱,導致,亟待世界各國同施援手。
我們希望最好不再有戰爭,以免

參考詞語

  • 塗炭生民

    注  音

    ㄊㄨˊ ㄊㄢˋ ㄕㄥ ㄇㄧㄣˊ

    漢語拼音

    tú tàn shēng mín

    釋  義

    猶「生靈塗炭」。見「生靈塗炭」條。
    1. 明.沈采《千金記.第二六齣》:「狂秦暴虐,塗炭生民,毒起干戈,雲遶寰宇。」
  • 塗炭生靈

    注  音

    ㄊㄨˊ ㄊㄢˋ ㄕㄥ 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tú tàn shēng líng

    釋  義

    猶「生靈塗炭」。見「生靈塗炭」條。
    1. 唐.李諲〈妒神頌序〉:「天寶中,以賊臣背化,國步猶艱,塗炭生靈,焚燒甲第。」
    2. 《元史.卷八》:「若能順時達變,可保富貴,毋為塗炭生靈,自貽後悔。」
  • 民生塗炭

    注  音

    ㄇㄧㄣˊ ㄕㄥ ㄊㄨˊ ㄊㄢˋ

    漢語拼音

    mín shēng tú tàn

    釋  義

    猶「生靈塗炭」。見「生靈塗炭」條。
    1. 元.鄭光祖《伊尹耕莘.楔子》:「因為下方自孔甲以來,後至履癸,不修德政,暴戾頑狠,諸侯多叛,至於禽鳥走獸不安,民生塗炭。」
  • 生民塗炭

    注  音

    ㄕㄥ ㄇㄧㄣˊ ㄊㄨˊ ㄊㄢˋ

    漢語拼音

    shēng mín tú tàn

    釋  義

    猶「生靈塗炭」。見「生靈塗炭」條。
    1. 北周.庾信〈傷心賦〉:「在昔金陵,天下喪亂,王室板蕩,生民塗炭。」
    2. 《封神演義.第八回》:「四海分崩,八方播亂,生民塗炭,日無寧宇。」
  • 生靈塗地

    注  音

    ㄕㄥ ㄌㄧㄥˊ ㄊㄨˊ ㄉㄧˋ

    漢語拼音

    shēng líng tú dì

    釋  義

    猶「生靈塗炭」。見「生靈塗炭」條。
    1. 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卷一》:「自唐季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生靈塗地,其故何哉?」
  • 生齒塗炭

    注  音

    ㄕㄥ ˇ ㄊㄨˊ ㄊㄢˋ

    漢語拼音

    shēng chǐ tú tàn

    釋  義

    猶「生靈塗炭」。見「生靈塗炭」條。
    1. 宋.黃榦〈復陳師復寺丞書〉:「敵犯浮光,其勢甚亟,城雖未可破,而四出抄掠,生齒塗炭,甚可念也。」
︿
回頂端